年会解读丨张强:从“要你做”到“我要做”, ESG与可持续商业生态大会唤醒企业增长与转型的内生动力
来源:中国社会企业与影响力投资论坛2024-09-14 20:00:00

图片

编者按


2024向光年会丨ESG与可持续商业生态大会,拟定于11月29日-30日在北京举办大会内容包括主论坛、平行分论坛、圆桌对话、向光Talk、向光观察、向光路演、向光市集等

在本篇内容中,我们采访了2023年向光年会的专家顾问张强教授。作为ESG与可持续商业的资深研究者和观察者,张强教授将通过治理的视角,分享ESG与可持续商业的全球背景,进一步解读了为何ESG与可持续商业成为当前企业可持续增长的新机遇。

此外,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张强教授分享2024向光年会的整体结构,以及从治理的角度,分享了不同参与者对生态发展的意义,以及从中获取的价值。
关于对话嘉宾
1、张强.jpeg

张强

中国社会企业与影响力投资论坛理事长
北京师范大学风险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可持续发展管理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

 Q  您参与了2023年和2024年向光年会的顶层设计。过去一年,国内外出台了许多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新概念。作为行业专家,您能否结合您的观察,谈谈为什么现在提出“ESG与可持续商业”这一概念是必要的?


张强:ESG概念的提出,实际上是商业文明变革的一种体现。然而,商业自身的响应和积极参与,尤其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关键在于如何实现从“要你做”到“我要做”的转变。企业内生动力的形成是我们长期关注的主线。要让企业产生这样的内生动力,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因此,“ESG和可持续商业”概念的提出,实际上顺应了企业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将外部要求转化为自身动力的过程。越来越多的商业人士开始将解决社会和环境问题视为商业机遇与创造长期价值的途,而非仅仅是成本负担,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商业叙事。
图片图片
 Q  从去年的ESG生态大会,到今年的ESG与可持续商业生态大会,从治理角度出发,为什么在当前趋势下企业需要关注“生态”?

张强:在ESG的背景下,企业不仅要关注自身的运营,还要考虑如何与外部生态系统相互作用。这个生态系统包括政策制定者、投资者、供应商、消费者等多个利益相关方的协作。如果企业仅局限于内部发展,将难以应对未来的复杂挑战。因此,构建一个与外部资源、政策和社会需求紧密联系的生态系统,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这个生态系统不仅能为企业带来资源支持,还能帮助企业在社会责任感和商业价值之间取得平衡。

图片图片
 Q  作为此次年会的主策划者,您能否介绍一下在筹划过程中与哪些利益相关方进行了沟通?通过这些沟通,您发现了哪些值得分享的需求和趋势?

张强:我们如何与行业并肩同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考方向,能够共同探讨这些问题对我们来说非常有益。在这个过程中,与许多伙伴的交流使我们的讨论更加结构化,我们举办了两次不同视角的讨论,收获颇丰。作为一个行业平台,尽管我们不是直接的行动者,但我们希望能观察到真正行动者的需求和进展。许多行动者在推进ESG和可持续发展时有成功经验,但也面临一些困惑和挑战。我们需要将这些问题清晰呈现,不能自说自话,而是要凝聚共识,确保这些声音被听到、被看到。

这次年会背后的核心理念是“开门办会”,确保不同观点都有表达的机会,并在议题设计上找到共识。共识有两部分:一是现有的共识,大家已经认识清楚的;二是仍需深入思考的问题。我们需要敏锐把握这些动态,通过多角度的审视,让问题更为清晰。通过各方协作,问题能自我呈现,并在多角度的思考中进一步勾勒。

在我们两场正式讨论中,收获很大。第一场邀请了企业内部负责ESG实务工作的从业者和从事ESG研究及行业咨询的专家。第二场则主要与金融领域的伙伴进行讨论。

在这些讨论中,我们感受到的首先是,大家的责任感和参与感比我们预期的更强烈,尤其是在当前经济下行、全球经济动荡的背景下,大家依然充满信心和勇气,这非常令人鼓舞。

其次,大家对问题的期望是如何让ESG工作长期化、日常化和实务化。已经从理念转向了行动,如何使这些行动规范化、实务化成为了关键。实务工作者分享了他们的经验,尤其在技术、标准、测量和核算方面的进展。大家希望在这些领域做到更专业、更深入,从企业执行到人才培养,都需要更高的专业性;另一个讨论重点是,如何让ESG工作不仅仅局限于高层战略,而是深入到企业核心管理,成为战略性工作,而不是简单地分部门执行。此外,还强调了“低的更低”,即这些问题不能只停留在宏观层面,而应该让普通员工和消费者也能感知并参与。

在金融的讨论中,关于ESG是否应该算作激进的投资标的,大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特别是险资和社保等资金属性不同的投资者在标的选择上有特殊性。我们如何将这些需求结合起来,也是一个重要的议题。此外,讨论中还提到了多部门之间的连接平台尚不完善,尤其是民间的LP和国企的LP,以及GP之间的交流缺乏平台。

讨论还涉及到了文化的深远影响。所有绿色目标的背后,实际上是我们如何看待地球及生活方式的判断。因此,多元连接的实现背后涉及的是我们对生活价值观的融合。影响力投资和ESG之间的关系,如何在理念和操作上实现更好的融合,也是我们需要持续探索的领域。

总的来说,会议讨论不仅帮助我们发现了行业需求,也让我们认识到具体挑战和机遇,还让我们找到了同行的驱动力。未来的年会,我们希望能成为一个参与式大会,大家共同嵌入讨论,形成更多有价值的共识和行动方案。

图片图片图片

图片
 Q  请您介绍一下今年年会的主要结构设计。

张强:今年年会的结构设计注重多层次的讨论和多元化的互动。我们希望让参与者进入一个共同的场域,这个场域不仅是讨论的空间,也是形成共识和推动合作的舞台。

今年向光年会的结构基于三个主要抓手设计

  • 首先是ESG自身的完善和高质量发展这不仅涉及信息披露的体系、标准与工具,还关乎企业组织变革、科技创新和品牌再造,这些都是当前的核心议题。
  • 其次是金融领域的讨论。金融是推动可持续商业创新的重要驱动力,因此我们先从金融入手,讨论如何通过投资工具来支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再探讨可持续商业的创新。通过这种顺序安排,我们可以增强参与者的信心。大部分与会者都是可持续商业的推动者,而金融板块在这一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金融并不是唯一的核心部分,但它对于可持续商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此,现代金融领域的进展能够让大家感受到,不仅仅是实业企业在努力,外部环境也有相应的需求和支持。
  • 最后,我们探讨了可持续商业模式的创新,特别是如何通过新型的商业模式来解决社会问题。大家可以看见向光奖获奖企业的示范样本,在多行业赛道中找到实践情景中的真实体感,也会促进作为影响力投资优秀标的的典型模式。这三个板块的设置帮助参会者从不同角度理解可持续发展。

围绕上面三条主线,在年会的核心内容方面:首先,我们将要谈论关于ESG本身的发展。

CSR作为ESG的前身,经历了从1.0到4.0的发展和转变,即使两者的起源有所不同,但是在某种意义上这两种模式都基于一个想法:商业文明在人类文明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商业不仅仅是解决供需问题或为商人提供一个独立的领域,它实际上应该成为推动社会美好发展的重要支撑。

过去的商业往往强调直接的利润增长与就业岗位的创造,但是在社会发展这一方面有所缺失,特别是在经济、社会与环境这样的三重底线上。商业转而重视自身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似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但实际上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在商业发展过程中,其方向和目标其实从未发生变化,只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利用了不同的方式、名词和组合进行推动。可以说我们现在比过去更加接近这个目标了,所以我对于新时代商业发展的如此变迁和演进实际上是感到十分激动的。

因为在过去,无论是在商学院还是在经管学院的课程中,我们可能很少听到将企业的外部社会发展因素与企业内部的增长、变革及运营模式如此深入结合的内容。我认为这会是人类商业文明一个非常大的跃迁。

此外,最近ISSB(国际可持续发展标准委员会)提出了一项新的财务制度变革,这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进展。它试图将传统的财务报表与ESG报告结合,形成新时代的财务报告。我认为这确实是一个重要的突破。过去,我们讨论企业的外部性,更多是从外部角度衡量,但现在,我们逐渐将这些外部性的衡量标准转化为企业内部运作的一部分,推动其一体化。这种转变表明,人类始终在追求商业文明对社会的综合贡献与系统支持。

可以肯定的是,随着知识体系和管理工具的不断落地,我们正在逐步实现这些转变。过去,我们把传统的财务报表、CSR报告和ESG报告分开,而如今,随着ESG的深入发展,目标是将它们合而为一。这种整合能够推动商业社会的根本转变,正如我之前提到的,人类对商业文明如何促进社会美好的期望和作用一直存在。过去这种作用可能是间接的,主要通过CSR的途来实现,但现在,我们希望这种作用能够更加直接化。

这种直接化背后有一个核心的推动力,即商业文明的重大转变。过去,企业更多是以股东利益为中心,而现在,我们逐渐转向以利益相关者至上。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过去只要满足股东需求,企业的模式是封闭和内向的。而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正在向利益相关者至上的方向转变,这与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进展密不可分。

自从2015年我们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目标以来,全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逐渐加深。这种关注实际上像是一股洪流,推动了许多变化。正如我之前提到的,这一切的发生都得益于商业文明不断从外部变革到内部再扩展到生态层面的改变。我们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注,不仅仅是某个部门或行业的事情,而是全社会、各个领域的共同关注,这种力量逐渐形成了强大的推动力。

这种推动力不仅促进了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的发展,也强化了企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定位以及路选择。每个企业、每个行业都感受到了强烈的需求和驱动力。可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不同的洪流不断完善、强化,并共同推动着可持续发展。

当然,除了这些直接的力量,还有一些背后的推动因素,比如全球化。全球市场的一体化为推动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契机。然而,最近也有一些逆全球化的趋势,这些趋势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但同时也提醒我们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复杂性。

因此,我认为在这些基本面触动下,许多进展都在持续发生。这并不是全新的讨论,过去我们也曾涉及这些话题,只是现在这些讨论变得更加显性、更加体制化和规范化。这种转变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

在这个过程中,我刚才提到我们年会的隐含希望,就是我们不仅仅讨论ESG本身的一些工作进展,因为ESG本身是一种变革,它是一个杠杆(leverage),是一个撬动点。因此,ESG在计量和披露的方式上非常重要。就像上面提到的,如果我们能将传统的财务报表和ESG报告合并为现代的综合财务报告,那将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这种思路下,我们需要完善这些工作。例如,财政部今年发布了《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与此相一致的是,上海、深圳、北京三大证券交易所也发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4号——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7号——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持续监管指引第11号——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所有这些都在同一条路上。这是我们年会的第一个关键点,即推动ESG本身的工作进展。

因此,我们年会中的一个讨论模块叫做“ESG高质量发展之道”作为核心内容之一,实际上聚焦于如何推动ESG本身的发展,讨论如何推动ESG标准和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因为ESG不仅仅是企业的工具,它也是政策工具。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完善这一工具,以激发它的积极作用和其本身的规范性。

第二,我们将要谈论资本来源的多样性和其对世界变革的影响。

仅仅讨论ESG本身只是一条线索,还不足以推动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企业的变革需要与利益相关者的需求相匹配,这也是为什么利益相关者的变化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在这一点上,企业不仅要在内部响应ESG要求,还要在外部生态系统中发挥作用。外部生态系统包括金融支持,这一点尤其重要。如果资本市场能够体会到企业在ESG上的努力,比如通过耐心资本的概念,那么企业的ESG工作就能得到更好的支持。

金融工具,如影响力投资、绿色金融,可以敏感地反映企业在社会发展和ESG领域中的努力。这不仅是企业内部的转变,也是资本市场与企业互动的关键。这些都展示了如何让资本市场更好地追求长期价值,以及如何将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短期价值与长期价值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如今,资本不仅仅来自传统市场,像基金会和其他慈善资本也是重要的来源之一。全球范围内,许多基金会通过多种创新的投资方式来实现保值增值,这其中包括影响力投资和可持续金融的应用与发展。实际上,这些资本在推动全球变革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我们可以将这种现象称为“善金融”,它通过将慈善资本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相结合,为金融创新提供了新的方向。因此,这也成为我们讨论的第二个模块和关键线索,即“可持续金融生态”的创新。

第三,我们还将讨论商业模式的变化,特别是企业组织内部的战略变革和市场模式的变化。

市场模式的变化包括一些新赛道的形成。例如,我们讨论可持续消费,以及一些新型商业模式的诞生。这正是我们所强调的从“你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的过程。而且,“我要做”的背后意味着我们要转化为“我们都要做”,这是一种共同体的理念。因此,我认为这三个阶段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我们希望看到这种驱动力的转化,而这种驱动力来自于多个方面。


  • 首先,放眼于组织层面的变革,如何将压力转化成机遇的答案位于同心圆的圆心之中,具有重要作用。企业需要将外部压力转化为机会。通过调整企业的商业运营模式,确立新的战略目标,并将ESG融入到日常管理中,企业可以推动自身的绿色转型,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这是第一个层面,即企业内部的转型。


  • 其次,将同心圆再往外拓宽,我们要放眼于行业赛道的建成。这个赛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与商业目标相关的,比如养老、助幼、灾害应对和安全服务等,其产品和服务本身具有社会性,通过在这些领域推动可持续发展,企业不仅可以实现商业目标,还能创造积极的社会效益。我们的目标是如何让这些领域形成新的行业赛道,并使其更加成熟和结构化;另一类则是传统企业,尽管其市场和服务目标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但它们在物流、生产材料等环节需要实现绿色化。它们要尽可能降低对环境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减少对地球的有害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商业服务和公共服务之间虽然有区别,但实际上它们的界限并不是不可逾越的。我们希望通过新的社会发展目的引导新的赛道,使其更加成熟、结构化。同时,传统赛道也要继续向善,特别是在治理、社会责任等方面加强指标管理。绿色化主要解决的是环境(E)的问题,而社会(S)和治理(G)则需要通过更多的创新和改进来实现。这意味着无论新兴行业还是传统行业,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在可持续发展的赛道上发力。


  • 最后,企业必须放眼更广泛的生态系统。生态层面意味着我们不仅仅关注企业家的商业角色,还要看到他们作为社会角色的多元身份。企业家不仅是商业经营体的负责人,他们也承担着社会责任。同时,产业政策、金融政策和公共政策的助力也是整个生态系统变革的重要推动力。也就是说,不仅企业要发生变化,市场、行业的生态系统,包括政策部门和消费者的文化认知等,都需要进行转型。

综上,我们在年会中讨论的重点是如何从组织到行业再到生态,实现整体的蜕变。如果所有问题都探讨,可能会显得过于分散。因此,我们聚焦于三个核心点:


  • 一个杠杆:中国正在推动ESG和可持续发展的披露标准。因此,我们首先需要探讨的是如何利用这些新工具来推动高质量发展。我们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杠杆来确保这些工具足够完善并有足够的吸引力。


  • 两个哑铃:是围绕商业市场、行业赛道和商业变革展开的,所以我们选择了“可持续”这个词。虽然简单,但它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具备一体两面的特性。一方面,所谓的可持续指的是企业在生存和发展的商业层面上能够持续运作,即“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Business”。如果商业上不可持续,无论我们讨论社会责任还是企业的其他目标,都无法实现,因为企业仍然是一个商业主体。这也是我们年会核心定位的基础——我们与企业、企业家以及企业从业人员一起站在同一个立场上,共同推动这个进程。与NGO等组织不同的是,我们更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如果企业仅仅实现了商业的可持续性而没有与创新结合,那就无法真正推动进步。所以我们将“可持续”放在前面,它不仅仅指商业的可持续性,还与整体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相连,即“Busines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我们一直讨论如何通过商业赛道和手段,结合社会企业和影响力投资等不同要素,推动社会问题的有效解决。


  • 一个闭环:“可持续”这个词的使用希望表达的是“企业内外的双循环”,我们一方面通过企业的组织变革和赛道形成,推动商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我们希望形成一个闭环,通过金融投资工具,尤其是作为生产要素的关键抓手,进一步推动这一进程。

同时,年会还有一些关于人才穿透性讨论的内容。不过,整体的框架是一个“总-分-总”的结构。

在年度发展进程背景下,我们具体的内容场景有如下的考虑


  • 我们在开头设置了一个情境导入环节,比如我们采用中国茶文化,陆羽在《茶经》中提到的“精行俭德”,这种理念与可持续发展紧密相连。我们通过以茶待客的方式,邀请大家共同参与交流,深秋的北京增添了这一场景的文化意义。

  • 开幕时我们希望通过观念上的震荡引发思考通过这种讨论,我们已经把不同的问题和挑战融合到了一起。首先要引导大家进入一个特定的场域,让每个人清楚我们可以一起做什么。比如,我们邀请了联合国、国内政策部门、行业代表和企业家来共同讨论可持续商业的定位,探讨为什么我们今天要关注ESG,以及企业在这一进程中的角色和定位。企业需要不断强化自身的定位,特别是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企业变革,其目标和方向必须与ESG和可持续发展紧密关联。

  • 在之后的展开环节中,我们结合不同的主题设计了“向光Talk-向光圆桌-向光分论坛”三条线结构三场向光分论坛,分别就ESG、可持续金融以及可持续商业创新等不同的主题设置分论坛展开具体的交流研讨。三场向光Talk,都与本年度的向光奖密切相关我们希望将颁奖与分享结合起来,过去颁奖和分享往往是分开的,到了颁奖环节,大家往往只关注拍照打卡,很多外部参与者甚至失去兴趣。我们希望通过形式的变革,实现两者的融合因此,三场向光Talk分别是:第一场可持续案例分享,展示社会价值企业奖的获奖案例;第二场关于ESG投资,涵盖影响力投资等议题;第三场是知识创新,展示年度研究奖项中的核心内容。我们将这些主题与商业主体的变革、金融作为生产要素的变革支撑以及行业塑造结合起来。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 在三场向光Talk环节中,我们还设置了紧密的“向光观察”环节,目的是在呈现的案例中找到生态共识和发展挑战例如,我们在筹备会上讨论过,选择投资目标时,ESG投资可能被视为“激进的选择”。这意味着在追求长期性时,需要做出更大的决策风险。这对很多投资者来说,需要一定的冲动和决心。这一讨论反映出,长期收益与短期收益之间的平衡,是投资决策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讨论,推动投资者更好地理解并支持长期性和可持续性的商业决策。

  • 除了主题聚焦的Talk、论坛之外,我们设置了跨界思想碰撞的向光圆桌,将有ESG行业引领者与影响力投资头部机构代表间、不同行业的首席可持续发展官之间、不同赛道的女性领导者之间以及不同地区的ESG/可持续发展园区之间的巅峰对话。
image.png

 Q  您认为年会的目标参与者有哪些?参与者参与年会的价值是什么?

张强:我们的目标参与者主要是可持续商业生态的多元推动者,从行业角度看,将包括金融、商业、社会组织、政策部门以及科研教育机构;从主体上看,会涉及企业高管、政策制定者、金融投资者、第三方咨询机构和学术界的研究者。当然,大会是注重包容性发展(inclusive)的,参与者是不分年龄、性别以及所属企业/机构规模大小。

我们希望的是,能够让所有的创新者在会议上有“回家”的感觉,感受到一种家的氛围。因此,我们不断努力,首先是要找到大家的情感连接点。这不仅仅是一个提供答案的大会,而是一个让大家发现同行者的地方。我认为这点很重要。

所有这些聚合,不是为了给每个人带来巨大的创新灵感,而是让每个创新者知道,这里是他们的港湾,是他们可以放松的地方。在这里,他们不仅可以分享成功,还可以分享焦虑,找到有相同困境的伙伴,共同讨论如何解决问题。这种情感连接和支持是我们首先要做到的。

其次,在分享的过程中,上面我们提到会通过结构化的方式为大家提供聚焦的机会。比如,我们设置了三场平行分论坛,每场围绕不同的主题展开。这些主题可能会为参会者创造新的想法,尽管他们可能之前思考过相关问题,但通过听取不同角度的分享,往往能激发新的灵感。

与此同时,我们还有案例分享。这些“鲜活”的案例能够为大家提供实操参考。虽然目标上大家可能殊途同归,但在方法上总能得到一些启发。所以,我们的会议内容不仅包括主题性的讨论,还包括案例分享和相关的演讲,让大家看到他人是如何具体实践的。

此外,我们还有跨界的圆桌讨论。这些讨论既有主题性,也有跨界合作的元素,帮助大家跨越行业界限,进行深度交流。虽然社交时间有限,但我们设置了一些开放空间和市集,让大家可以轻松交流,非正式地交朋友、谈合作。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我们还设立了一些轻松的活动,比如“向光夜话”,大家可以一起度过一些放松的时光。这些场合为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外部协作支持。虽然未必能立即找到具体的解决方案,但至少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很多创新灵感往往是通过这样的启发和外部协力者的合作产生的。

我们一直强调的一点是,这样的会议不是为了让大家在这里找到所有的希望,而是为了让大家的希望更加深厚。通过这些聚合,让更多人看到你的希望,赋予它更强的生命力,彼此传播和支持,让这种希望生根发芽。我认为,这种互相激励的意义是非常大的。

 Q  您观察到哪些ESG和可持续商业的案例?您认为企业在推动ESG和可持续商业的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张强:的确,我们可以看到在商业活动中,某些引领型企业旗帜鲜明地推出了非常大胆且具有雄心的举措,致力于通过可持续创新实现社会价值。这些企业正在不断调试,探索如何衡量社会价值,并将其与商业价值有机结合。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需要通过明确的战略、结构和工具来推动。例如,许多企业已经推出了测度社会价值的框架,并在主营业务中将这些价值融入到各个业务部门,形成整体的战略融合。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企业需要在内部建立协调性部门,确保各个部门的工作能够与ESG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保持一致。这不再仅仅是某个单独的部门的工作,而是需要成为全公司范围内的目标和KPI,才能真正推动企业内部的变革。这种变革不仅在战略层面有所体现,还涉及企业组织的调整,甚至包括人力资源的领导层也参与其中,确保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能够在企业的各个层面落地。

此外,企业还通过实验室和创新业务,不断将社会问题转化为商业愿景。例如,有些企业直接将社会问题作为其创业目标,通过技术创新来推动可持续发展。这种“社会创新”模式不仅推动了企业新兴业务的成长,还帮助企业改造了传统的市场路,探索如何在既有业务中融入绿色和可持续的元素。

然而,企业在推进这些创新时,也面临着许多现实挑战,尤其是在资金和成本方面。很多企业可能有专项资金池来支持这些创新项目,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企业必须在日常经营、消费端和金融融资等多个环节中找到方法,才能确保这些创新能够持久运作。尤其是在资金紧张的背景下,传统企业需要更加注重如何分摊成本,通过创新来创造收益。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企业需要与其他部门和利益相关方进行多方协同。这不仅包括生产者,还涉及销售、消费环节、金融资本等。通过多方的合作与协同,企业可以找到创新的机会,共同分担成本,创造效益。如果仅仅依靠个体企业独自承担这些压力,其生存难度将会加大。

多部门的协同除了依赖市场规则和政策要求外,还必须依赖文化的共识。我们必须相信当前的气候危机是非常现实的,全球气温升高已经超过了1.6度,超过了之前1.5度的关键阈值。如果我们继续忽视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创新,整个社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环境危机。

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超过1.2万美元,社会的需求和关注点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不再仅仅追求温饱,而是更加关注每一笔消费是否有助于自身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消费观念的转变对企业的商业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使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企业也必须在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上找到新的定力和动力。尽管市场需求在某些领域受到压缩,但企业必须在务实的基础上,通过引领和创新,找到新的发展空间。

 Q  今年的年会依然会在11月底举办。对于这场大会,您有哪些期待?您希望参与者从中收获什么?

张强:我们作为年会的参与者和服务者,最大的目标就是通过这个年会,建立一个“共同体之家”。希望年会成为大家的枢纽,无论来自哪个方向、哪个部门,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通过不同的路汇聚到一起。

这种汇聚带来的不仅仅是新的启发和工具,首先还带来了更多的朋友。看到同行者的坚持,看到他们在同一个方向上前进,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鼓舞。即使我们不知道前面是否有关键转折点,但知道旁边有其他攀登者,也在默默前行,这会让我们更加有信心。

我们也希望通过年会为企业家和创新者提供一个“顿悟”的机会。很多企业家确实非常能干,但在忙碌的日程中,有时只差一点点启发或顿悟,而这样的碰撞交流就是能够点燃他们灵感的火花。通过与新的同行者、新的案例、新的方法、新的工具接触,可能在某个瞬间,一个思路就突然打开了。因此,年会不仅是寻找答案,更是找到对的问题方向,帮助大家从新的视角去解决问题。

通过这些互动,我们希望能够让参与者的“希望”扎得更深,让大家的希望被更多人看见,获得更多的生命力。年会不仅是一次短暂的聚会,它是帮助大家建立深度联系的机会,找到未来创新的新方向,形成持久的合作伙伴关系。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年会,大家不仅仅是寻找问题,更是通过找到对的问题,解决一大半的问题。我们的议题设置和分享正是为此而设计的,提出的问题是否准确,视角是否新颖,都会影响我们是否能找到突破点。

最重要的是,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聚合,建立起更多的连接。与外部的同行者建立通道,遇见不同身份的参与者,政策决策者、研究者、行动者、服务者、金融机构、实业家等多方角色的碰撞,可以带来更广泛的协作。解决问题不是靠一个人单打独斗,而是通过共同体的形成,联手增强创新动力,提升韧性。

我们还需要跨越边界,换位思考,建立更深层次的信任与预期。最终通过这种跨界的合作,找到共同生产的方式,或许我们不仅仅是坐下来讨论,也可以一起喝茶、登山,真正放松心情,在这种氛围中建立更深的联系。

此外,我们特别希望为年轻人提供更多浮现的机会,让资深的创新者找到新伙伴、新动力,让新兴的青年力量更有信心和舞台。这种手拉手、心连心的连接会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不确定性,突破片面或局限的感知,释放新的动能。

最后,我们希望通过持续性的聚合,在日常工作中,季度性、月度性地以分主题或部分主题的方式进行深入探讨。年度的聚合是更广泛和深入的,而日常的挖掘也非常关键。向光年会是一个推进ESG与可持续商业的共同体,我们一起打造、共同前行。

采访与编辑:张威威、桑吉娜姆
- END -


图片
年会合作沟通

分论坛合作:

张先生:17638124072(微信同号)

 

商务合作:

白先生:13901286281(微信同号)

刘先生:18600513384(微信同号


向光市集

牛先生:15514500829(微信同号)


(加微信好友时请备注“2024向光年会”)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