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来自中国社会企业与社会投资论坛2017年会分论坛七“移动互联:社会企业传播的人本寻思”,未经本人审核。
时间:2017年6月12日
地点:万黛D厅
主题:分论坛七 移动互联:社会企业传播的人本寻思
程艳青:大家上午好!我是程艳青,是CM益社文化的创始成员,同时也在商道纵横,所以这是一个联袂演出。主要在社会企业论坛中讨论传播方面的价值和方法,我们请来了诸位嘉宾。
其实大家可能想一下,昨天热情澎湃的去分享案例,去讨论一些比较具有争议的话题,也看到了国际的友人一起加入,去期待中国的社会企业能够有一个蓬勃的发展。传播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我觉得开始的时候可以给大家三个小小的分享。
第一个,去年在港大管理专业毕业的,当时刚进这个专业的时候我们就要定一个话题,就是你要选择怎样一个项目,而且你要用一年的时间去跟踪、去调研,我当时选择也是和大家一样,对社会企业充满了热情,就选择了这个方向。当时的那个案例是一个帮助失能失障人士,是在大学校园拍一些超市,由残障和精障人士运营,但是最后死到了。他们把普通的商品定价了稍微比旁边的711贵了一点,我们想为什么呢?因为他自己要覆盖残疾人的成本,他觉得我这个是社企,这里的师生应该为这样好的初心、好的模式多付一点钱。
第二个,我们商道纵横在去年10月份的时候发布了两个报告,这个报告有两个结论可以发给大家,我们广大的消费者,但主力是属于18岁—36岁的规模,就是千禧一代到主流消费群,他们表现对跟兼具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成本是有这样一个支付意愿,他们愿意在你的12345之后选择这样社会和环境属性的产品。第二,他们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专业人讲溢价能力较高。大是由一个Bug在于,他不知道如何在众多产品中识别出哪些是有社会和环境这样的保护和兼顾利益出发点的产品,这就是一个Bug。
第三个,昨天大家都特别喜欢的一个嘉宾,沈瑞华先生,好多人都围着他,因为他讲的厕所的这个案例非常开心,他从台上的表现、他从屏幕上分享的各个国家、各个阶层参与的全面性和娱乐性,让我们感觉到他这个项目是特别光彩夺目,而且他其中点了一个点,他自己主要做的工作就是我去讲故事,大家来给帮助我,来给我筹钱,来给我送钱。
我用这三个例子来讲传播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价值,大家可以去思考,只是给大家引一下,重要的是我们接下来这四位嘉宾,他们来自社会创新领域,也是传播和新媒体方面的专家,大家共同的去碰撞,找出你作为一个社会企业也好、自己手中有这样一个项目也好,去思考一下如何做好社会企业方面的传播,如何去满足你想要的消费群和利益相关者对你的理解和帮助。
隆重介绍一下我们今天的嘉宾:
明日醒醒执行长阿培女士
CM公益传播创始人陈炳炎
New Media Cafe合伙人兼副总经理、CMO训练营发起人王正新先生
BottleDream CEO及联合创始人衷声
相对于其他场都很年轻,大家也用年轻的心态和欢乐的气氛去进行一个好的话题,因为你面临的是18—28岁,未来10年28—38岁,他们就是我们年轻的一派,而且是未来你们要争取的主流群体,所以我们就是一个年轻人讨论。
话不多说,先请上第一位嘉宾陈炳炎,CM创始人。希望他能给我们一起来先破个题,去讨论一下“移动互联网:公益传播的人本寻思”。
陈炳炎:大家上午好!作为主办方我就做开场的分享。更多精彩内容我们就看接下来三位嘉宾的分享,我把用公益传播替换掉了标题就是社会企业传播,因为我觉得社会企业作为公益传播很重要的主体,他做的传播当然属于公益传播的范畴。
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就是美国的卢比纳基金会(音)、教育委员会、广告协会他们在2017年办了一场推广活动,就是了解如何走进大学的推广活动。当卢比纳基金会把方案提交给广告委员会的时候,他们本来是想去针对这些低收入家庭的父母去宣传,以鼓励他们,去让他们这些孩子上大学,但是当广告委员会拿到这个方案的时候,他们做了一场调研,结果发现其实美国90%以上的这些低收入家庭的父母,已经具备了这种送他们的孩子去上大学的这种意识,如何考上大学?其实更多的是决定于孩子知道如何去考上大学的这些套路。所以我们会发现,他们这种调查我们发现说,其实我们的传播主体不是这些低收入家庭的父母,而是这些孩子。
所以我们就会得出一个结论,我们做传播的时候首先要找准我们的传播对象,有很多时候我们想当然的东西可能是有问题的。我们找准这些传播对象的话,我们再去了解他们,他们的特点到底是什么,他们喜欢什么,他们喜欢什么样的沟通方式,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再去制定我们的传播计划,制定完传播计划之后我们可能要对他们进行小范围的测试。通过测试我们可能会拿到一些反馈、一些数据,我们再根据这些数据来判断到顶我们要不要返回这个计划的环节做一些调整,一旦这个计划敲定了我们就可以开始去执行。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又没办法按照我们的原计划去执行,因为我们谁都没办法想象他可能会出现很多状况,所以在这个执行的过程当中,我们也要对这些目标群体进行监测,监测的过程当中我们会得出一些结论,我们拿到这些结论、拿到这些数据的时候再去判断,我们是否应该返回到前面的几个阶段,倾听阶段、计划阶段、监督阶段,是否做一些调整。
我们看到这个框架,其实我们可能很多时候会在测试环节出问题,比如说我们是一个传播计划,我们是去对一些大学生做一个传播活动,但是我们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比如说我跟我的同事我们来投票,我们到底哪个比较好、我们的标题、我们的海报哪个比较好,我们的同事去投票,或者我们的亲朋好友拿出这些数据,来决定我们需要用哪个标题,我们发现,其实我们要拿的反馈是我们这些所要传播的大学生,不是我们的亲朋好友,也不是我们的同事,因为他们不是我们的目标对象,我们不能说他是错误,我们拿回的这些数据可能会有问题。我们做传播的时候经常会在重复这样的事物。我们又得出一个结论,我们做结论一定要以传播为本,就是我们要以传播对象为中心。
在移动互联的时代,以社交媒体环境这种传播形态,这样一个传播环境下,以受众为中心、以传播对象为中心的思维就显得更加重要,因为我们发现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不是像以前这种传统媒体有一个很强势的中心,我们每个人都是传播者,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对所有人去传播,我们在网络上发的一个信息,可能它会默默无闻,但是很多时候它可能会引爆全网,所以这就取决于我们发的信息多大程度上这些网络的用户、这些我们的粉丝他愿意主动来参与、主动来传播,所以在这个时代人这些受众、这些粉丝、这些用户就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对象,就是我们所说的要以这些人为中心、以他们为本。
我们来看一个案例,我们平常很多人可能喜欢自拍发到微博、发到朋友圈,这些组织看到这些人发这些好玩的事情,他们鼓励大家自拍他们的自拍照,分享到Twitter上去,我们会发现这种是很简单的、很生活化的,有趣一点但是很生活化,我们都可以一起玩的很开心。这样一个传播活动或者叫传播的形式比较受欢迎,所以最终的投放是成功的。这种案例类似于冰桶挑战这样现象级的案例。
所以我们会发现,其实好的创意都是对传播对象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相关方的运维。我们来看这个案例,等一下第三位分享者阿培做的一个案例,我简单先说一下。她这个案例“我请你睡觉”,是关注发作性睡病,是一个罕见病,获得了千万级的曝光量,也获得了很高的参与感,下面这些组织有上百家的组织,包括滴滴出行、分答等等这些媒体,而且很多人愿意拍他们睡觉的自拍照,发到他们的社交网络。我们作为传播方,我们很愿意看到这样一种情况,很多组织来参与帮我们转发,很多人愿意参与我们的传播活动。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相关方的洞察和动员、运维的问题。
我们会发现,我们做一个传播活动肯定会涉及到很多的利益相关方,包括说我们类似的做社会企业的时候,也会涉及到很多的利益相关方,我们如何来联动他们来做一场有影响力的传播活动,我们可能用这张表来把他们列出来,比如说尽可能的找出我们这些相关方到底都有谁,为什么我们跟他产生了这种联系,他们有什么样的需求,他们哪些是我们重点需要关注、需要维护的这些相关方,我们和他们的利益结合点到底是什么。我们经常做公益传播、做社会企业传播的时候我们会觉得,为什么他们不来转发,我们做这么好的事情,但是往往是没有以他们为本,没有以他们为中心,没有考虑他们的需求,没有考虑他们的结合点,我们往往先列出来来挑他们哪个是重点、有什么结合点、有什么需求,最后来看看如何跟他们来合作。
我们梳理相关方,我们不仅仅是动员和联动这些相关方来进行传播,也就是便于针对这些不同的相关方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传播策略,下面我们来看一个问题,我举了一个壹基金的案例。壹基金早期的传播策略是怎么样的呢?刚开始的时候他想针对政府的这些专业人士来进行沟通,他在成立初期想塑造一个合法性,因为我们都知道,公益组织在中国其实合法性在此之前有很多地方存在,他针对这些人选择了这些沟通渠道,比如说环球慈善、公益时报,甚至说上央视去采访,针对这些人针的传播目的,他的核心信息也会有不一样,突出规范化的背景,始终会强调中国红十字会,因为面对政府,要强调他的合法性。也会更多的强调主管部门,同时报的内容会讲的专业一点,也会讲的比较有深度。
我们再看他针对公众的这样一个沟通对象,他们想赢得公众的认可,想跟他们取得联系、建立一种关系,他们采取的方式就是这样,他们选择的渠道就是一些大众化的市场媒体,南方都市报、南方人物周刊等等,他在核心披露方面也会有不一样,比如他就把红十字会拿掉,强调李连杰壹基金,也会多讲一些他们自身的成长,还有一些人物的性格、故事性、情感沟通会多一点点,所以我们会发现,针对不同相关方我们完全可以采取不同的传播策略。
我们说传播要以人为本,我们去关注我们的传播对象,我们去关注我们的这些利益相关方,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塑造品牌,赢得成功的筹款,来推介我们的产品、服务。
以人为本的另外一个维度,我们在解决这些社会问题,我们是不是真正的为这些受助人考虑呢?比如说免费午餐,真正会帮助孩子解决他们的午餐问题,他说“人对孩子都会心生恻隐,我发现了庞大社会躯体上那个灵敏的触点。”,真的会有很多人响应和支持我们。
所以我们觉得公益传播是一个充满可能性,不仅是一种手段,也是来促进创业,也是来解决社会问题,所以我们就发起了公益传播。我们联动这些传播的相关放,去探索这些公益传播的可能性,我们希望最终能够助力这些公益传播的发展以及社会创新、社会企业的发展。
大家如果是对公益传播比较感兴趣,我们关注有很多,包括社会企业、包括公益组织,包括企业、媒体、政府、个人,他们如何做好公益传播,我们都会去关注,大家可以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都可以看到我们用心在生产的一些内容。
我的时间差不多,谢谢大家!
程艳青:谢谢陈炳炎,我们都习惯叫他小诸,笔名叫诸在飞。他起的题目是“人本寻思”,第一个嘉宾就是以人为本,我觉得这是公益的本质,也是社会所有的企业形态应该寻思考虑的问题,你想影响谁。在这个点上,你找到这个点之后,这个受众对象其实可以成为网络中的一个发力点,不止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可能把你的这个传播网络扩大的更广泛的一个二次传播的帮手。
接下来我们去讲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是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和应用的,而且我们看到了它的张力,我们就会请到我们数字营销方面的“老司机——二爷”王正新,给我们讲一下“社交媒体用户画像与传播策略”。
王正新:谢谢大家!
这个议题应该是我很多年前老讲的议题,但是现在不这么讲了,后面我会给大家带来一些思想。在这之前我先带大家上上路。作为一个传播者,就跟诸在飞一样,他叫诸在飞,我叫二爷,我为什么叫二爷呢?给大家简单的做一个自我介绍,因为我是一个接地气、真心情、率性通透又执着坚持的人,抽烟喝酒坑蒙不会,其他兴趣广泛,从历史到文学、从游戏到动漫,爱讲段子,也爱在朋友圈不停的刷存在感。我这个人挺没溜的,干过很多事情,干过教授,卖过报纸,做过网站,有了微信之后就开启了营销的生涯,变换了身份。创业5年,幸运的是有了百十来号跟我一起并肩作战的小伙伴,我算是一个有家有业的正经人,所以接下来也希望大家能喜欢我的这个作品,我也特别喜欢有意思的人。有人说,跟别人吃饭不如听二爷扯淡,所以接下来大家就爱着兴趣听我扯扯蛋。
我比较喜欢的一个人,也曾经一块做过没溜的事。
开始正文,大家看这个图是不是有这样的感受?当你一打开抽屉的时候,乌央乌央的信息扑面而来,这是什么样子的时代?信息过载的时代。这是个什么时代?是一个消费升级的时代。这是一个什么时代?这是一个选择困难的时代。这是一个什么时代?这是一个用户越来越被影响的时代。大家有同感吗?
听众:有。
王正新:怎么办?这个时代我们搞一个活动或者做一个传播,就好象在大海里面滴一滴水,好像在太阳底下点一盏灯,结果并没有什么卵用。这个时代里面用户千人千面,要在个性中寻找共性,所以我们发现这个时代做传播其实蛮难的。我们提到了要对用户画像,我为什么放70、80、90后,基本上可以囊括我们在座的所有人吧?
听众:对。
王正新:我知道我们这里有00后的小仙女,一会儿再谈。
听众:我是60后。
王正新:一会儿我为什么说70、80、90后,因为现在基本上是互联网主要的三个阵营。首先说我是80后,其实比较了解70后的状态,因为在我很早的记忆里面,在70后的那个时代我们可以定义为这个时代叫有没有的时代,所以70后的人相对来说他们更看重物质本身的价值。到了80后,就已经不是有没有的时代了,80后是好不好的时代了。我作为一个80后,我记得我上大学的时候已经开始有品牌意识了,那个时候班尼路还是一个品牌,那个时候杰克琼斯已经很不错了。等我毕业了,收入开始有了增加,开始从休闲品牌到一些轻奢,一步一步你会发现,80后开始有选择了,80后的人是一个消费时代和名牌意识的崛起,他不是有没有,是从有没有到好不好。90后,在座好多都是90后,还有一些00后,90后是舒适的一代,90后不是好不好的时代了,是屌不屌的时代,这个时代的孩子社群化特别特别明显和突出。因为我本人家是住在三里屯的,在三里屯的时候我经常会看到一些新新人类,他们很有特点,他们穿着一身黑,戴的帽子有风格,穿着的裤子也有风格,每当一些活动的时候他们就会在NPC什么排很长的队。他们开始喜欢潮流,他们开始只对自己的小众潮流文化有了非常忠实的认识,他们开始有了体验,他们是体验时代和品牌意识的崛起,这就是一代一代人的变化。从有没有、好不好到屌不屌,这三代人的沟通方式、认知水平,包括他们对文化、对他们互联网上的一些认知,其实都有差别的。所以这个是比较简单的三个用户画像,这个用户画像大家可以根据这三个用户画像去判断你的人群到底是属于哪一类,人群不一样,你的沟通方式也不一样,你的语境也是不一样的,做营销最怕的就是鸡同鸭讲,最好的方式我们是共语境,这是最好的方式。
这是我司前段时间刚刚出品的几张海报,因为这次叫公益传播,因为我作为一个做商业传播的老司机,我临时抱佛脚,正好前段时间出了几张这样的海报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个是世界环境日我们的设计师出的海报,这个海报的沟通对象主要是给我们设计师、广告宏观从业者在做的视觉传达。大家可以看到,传达的一个方式是说,对未来的理解,大家知道一个海报好不好,在这个海报里边要不能看到你的过去,要不能看到你的现在,要不能看到你的未来,所以我们在这个海报里我们是想让大家能看到自己的未来,如果我们还在破坏环境,如果我们还在对环境现在日益恶化还无动于衷的话,可能未来某一天我们就这个样子、这个样子,以这个方式我们来进行一系列的传播。
说到这里,我怕大家说用户画像不全,光看70、80、90,我这边再给大家分享几个,这是我们给50、60后做的传播。这是我们做的一个金融品牌,虽然它是一个商业品牌、一个互联网金融品牌,但是这里面给了他很多公益方面的思考。当拿到这个项目的时候我觉得最难的点是我不太了解他们,我的父辈们他们在经历的事情,其实在我们这一代人是没有认知的,所以如果我们在做传播的时候,我们在给你不太认知的那一代人做传播的时候,首先要做的是了解他们。做这个项目的时候我花大把时间跟我身边的50后、60后聊,看他们过往什么、经历了什么,有什么在我们这代人是不知的、但在他们那代人是有共鸣的,我们就把这个年龄段的人产生的节点做一个回顾。比如60年代,吃饱是一种追求。70年代,青春是一场投资,一场无畏的选择与迷茫的擦进耳郭。80年代,高考是唯一的出路,一场不安的现状与希望的身心沟通。从吃不饱到开始大家狂热,再到大家开始理性,开始有了思考。到后边90年代淘金热,下海是海阔天空。落点,都是先抑后扬,然后一个一个小转折。到了今天这代人的现状是什么?渐渐老去,我们采访了好多人,他们大部分人是说,有很多人现在是“啃老族”,一方面他们还要养自己70、80的老母老父,另外还得提携自己二三十岁的孩子,甚至还要帮自己的孙子、孙女,这就是这代人的特点,家庭老龄化、通货膨胀、以房养老,我们希望把这些点,你要真正打他的痛点。所以我们提的“理财不仅仅是刚需,也是一个关爱”,所以我们最后出来就是“扶微助小,不忘心心”,这是当时我们做的东西。
所以总结一下,在用户画像这个层面,因为时代在改变,这个时代的改变是什么?一个是人选物。在现代这个时候,是开始物选人了,所谓的物选人是说,大家更愿意选择一些价值观跟自己相符的,以前只有红十字协会,大家捐物的时候都会选择他。现在这个时代里面,如果看了这么多社会型企业,有专门做各种有趣的小的项目,这些小的项目一旦跟我相关联,我就会跟这个小组一起合作,或者我们一起去做一件事情,这就是在这个时代最大的变化,从人选物到物选人。物选人在于说,我的理念跟现在是同质的。
我先讲一下传播的趋势。从信息传播模式到对话模式,这个模式是双向的沟通,去中心化。我们其实经历了三个阶段,一个阶段叫内容策划阶段,比较典型的像新浪,那个时候内容的企业,是一个简单的叫传递告知、门户平媒,从知道、知晓到了解。第二个是关系维护,不仅是单向传播了,开始有互动了,是双向传播的互动。第一个时代里面我们讲的是从信息分享中构成的信息共同体。第二个是沟通中的利益共同体,有来有回,你发来的信息你要反馈我,这个时候看到了微信、SNS、微信,从知道了解到关系建立。第三个是社会化整合,价值共同体,立体多媒体全方面影响的构建体。
传播模式,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所谓以前传播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有权力去传播的,一定是放在一些高端的媒体,或者是一些有某些政治属性的人来做的传播。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所有人都可以发言论,所有人都可以在这些平台上透露自己的信息。同时第二个所有人,是所有人有了这样的能力,因为有了微博、有了微信、有了这么多的社交媒体,以前你有能力去说,但是大家听不到,现在既有了这样子的权利,也有了这样的能力,所以这就是我们现在传播里面思考的最核心的点,任何传播都要去判断一点就是说,你的传播是不是能做到所有人对所有人,如果你做不到想想是不是别的地方做的还不到位。
这是我做的一个品牌公益的项目,叫“专治路怒症”。为了防止打广告的行为我没有放二维码,但是这里面很多案例时间关系不能给大家显示,大家可以搜索一下,里面有很多东西。让大家了解在全媒体环境下应该怎么玩,现在在微信的阅读率已经非常非常低,如果你现在还是把所有的内容都放在微信上,是很难的,大家需要寻找新的出路。
这是我给大家一个思路,现在很多品牌如果做传播已经很难了,我建议大家品牌IP化,大概有这么几个,从热点借势、创意日常、自创热点引爆话题、多平台联动。大家可以了解一下这是我们基本的一些操作方式。
这点主要着重的强调一下,这是我们当时也让我们很意外的,我们当时打造“专治路怒症”这个IP的时候,我们做了一个尝试,在知乎上,效果非常好。我们在知乎上,我们第一个发表那个言论,在这里边有1万多的点赞,还有1千多条的评论,所以这里面还是结合我上面那个,你要知道你的人在哪里,你要知道现在什么平台相对来说垂直化、活跃度高,你就往那个平台迁移,也许是有效的,比你在茫茫人海中点一盏灯,效果好得很,这个也是给他传递一个这样的思考。
视频现在非常重要,我们在做品牌IP化,我们在视频上的传播非常非常好,动辄就几十万,而且一点都没有干预过数据,是真的,所以这个里面大家可以思考,如果你拍一些有趣的视频,视频是你可以很好选择的方式,短视频可以作为我们传播很重要的一环。
电台,也很重要,我们做了一个“马路奇葩说”,这里面也可以作为一个小的热点,如果你有比较好的同事,又有比较有磁性的声音,可以作为你IP化设计非常重要的一环。
时间关系不跟大家说了,成就IP的四大板块,双微、口碑、视频/音频、事件,任何营销是脱离不了线下的,所以你可以有事件。因为我们也读过滴滴,所以我知道“请你睡觉”那个项目,都是朋友,所以这种线下的事件非常好,而且最好有一个比较爆的话题,比如说“请你睡觉”也好,我们之前还做过“舆情爆炸”,类似于好的议题,线下的事件是引爆线上的传播,然后把事件去爆开。
这是一个网络布局,这个布局里面包括了百度优化,包括了视频阵地,包括了网络电台,包括了垂直的一些网站。从双微运营,到故事包装,大家一定要学会讲故事,要学会跨界营销,还要知道线上传播。其实现在这个时代有两块,一个是技术的手段,一个是艺术的表达。我们很多商业品牌做传播的时候都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它的人群的划分,甚至于可以给他身上打无数的标签,这个标签帮助我们判断每个人都是什么样的状态,年龄、性格、性别,他现在的消费行为我们都能感知到,判断他的肖像。最后我通过艺术的方式,把一些方式表达出来,构建一个很好的传播。
最后给大家看这么一段话,这个是能打动我的话,我觉得我们做传播的时候也需要这样。
去看生活;
去看世界;
去目睹伟大的事件;
去看穷困者的脸、骄傲者的姿态;
去看奇异之物—机械、武器、芸芸众生、丛林里或者月亮上的暗影;
去看人类的杰作——绘画、建筑、发现;
去千里之外的世界、印尼于高墙和房间之内的事物,无惧险境、勇往直前;
去看被男人们爱的女人和孩子;
去看,被享受;
去看,被震撼;
去看,被塑造。
谢谢大家!
程艳青:谢谢二爷,我觉得特别实在,争分夺秒给你更多的输入。我觉得几个点,很多很多点,我们基于用户画像,其实就是我们解决了一个痛点问题,要学会不仅要和自己对话,也要学会和你00后之后的孩子对话,和你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对话,在这样一个共同的平台上调动他们传播你想要传播的事情。IP打造,一个传播的痛点就是信息爆炸,从这个爆炸的信息中如何杀出突围出去,如何把你想要传达的内容真正的大大耳边、到达眼间,去看你想让大家看到的美好,我觉得这是二爷传递出来很多很多正能量的信息还有一些干货。
刚刚阿培就说众望所归,嘉宾都提到了你的项目,就不多等了,赶紧看看背后的故事。
阿培:大家好!我叫阿培,我是明日醒醒的执行长。今天很高兴、很荣幸被邀请,来分享我对于社会企业在传播上的一点点的经验。
今天很高兴接受邀请,刚刚有两位嘉宾都已经提到我们这个项目了,都提到了“我请你睡觉”有罕见的疾病。我这个故事很简单,我从小就是特别爱睡觉的人,到大三的时候我在美国,我通过美国的朋友得知,随时随地可能睡觉也是一个小的疾病,我知道国内可能会有70多万患者的时候,而且他们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自己身体患了疾病,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所以我出于一种在高速上听了那么多马上要出事但是还是活下来的压力感以及责任感,于是就有了“我请你睡觉”,其实跟冰桶挑战有点像,其实就是拷贝了我们邀请大家在若干的地方觉得,然后拍一张照片或者视频都可以,在社交媒体上传播。我们就非常非常幸运的有60多个企业,将近20多公众人物,还有很多的媒体,在一个月之内,因为我当时一直是以一个人,一个月之内就一下子获得了一定的关注。
但是后来就有很多人过来邀请我说去分享如何打造的这场上千万的公益行动,我非常的忐忑,因为我发现我其实并没有那么多的干货去分享,我一共就做了两次“我请你睡觉”,而且是一个这么具体、而且这么特别的一个项目,我怎么能去做完两次就去打一个公益传播呢。刚才大家也看到二爷的PPT,很多都是需要对整个行业非常非常久的认知和经验才能够沉淀出来的一些东西,我觉得我讲不了。但是我前几天在闭关,我最近刚刚出来,我就在想,我突然想明白了,其实如果我们能做成5千万的曝光,背后一定是有原因的,之前我讲不了原因是因为我实在太自我了,后来想明白了,其实是因为整个社会企业或者是社会创新的行业的准备刚刚好已经为我们做了很多的铺垫,所以我做这样的传播的时候才有可能成功。
我现在想的并不是一个人睡觉,要把我自我放下,所以我这次一开始大家看到的话题是社会创新会进入一个井喷的时代,我想更多这次分享我会和社会创新小小的让我感到兴奋的点。
第一个,我觉得行业的积累刚行好,所以我们“我请你睡觉”公益传播才能够传播起来。右边是我们的联合发起方,我应该是把所有的放上去了,大部分参与的企业。举个例子,像我们的联合发起方这家,他们从6年以前就开始寻找了,我不是第一个,他们有了足够的一定的基础,所以当我的故事传播进去的时候,就会被听到。同样其他的行业,这个行业里面的其他的人,像北辰青年等等,现在讲的都是一些非常非常年轻的群体或者是社会企业,他们都已经在这个行业里面,当然包括非常多的其他前辈在这个行业里面非常多,以及在积累的过程当中就有了更细化的分工。像CM公益传播,大家同一个事情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去讲、去阐述,所以这个声音就会变得更大。
第二个,我觉得也是我个人一直留在社会创新行业,而且一直留在走下去的一个部分,就是我觉得现在的这个行业里面有一种劲儿,就是那种共创精神的劲儿。因为我是去年才回国的,那个时候做的时候真的是一个人都不认识,我们之所以能够让很多人很快的时间内加入到这个公益行动,除了我们的玩法确实很简单,我们其实很有趣之外,更多的是我们能够看到大家不是只考虑自己那摊子事,而是他们愿意让自己的任何一个美好的事情,大家把这个声音集中起来,声音放到最大。所以这个共创精神,我觉得在社会创新发展还是相对早期的阶段,是一个特别特别重要,而且可能是我们唯一的出路,如果我们只是顾着自己那摊子事,不去想我们能够为整个其他人做些什么,或者换句正面的话说,如果我们在这个行业里面做的每一份东西的沉淀都是你这个行业的沉淀,虽然看着是我们现在给自己做事情。
第三个,传播者即传播对象。讲一个非常逼真的鬼故事,就是“90后已经27了”,很吓人的,如果一个社会企业的市场部门如果想活下去肯定有90后了,或者不止一个90后,有90后了,这也是“我请你睡觉”能做成,就是我们要的是需要认知,我们不需要认识滴滴的大老板,我不需要认识所有企业的大老板,我只需要搞定在这个公司部门负责微博的,负责用心做微信编辑的,我只需要搞定那些人,这些人刚好就是90后,意味着都是自己人,90后和90后沟通起来一个眼神就知道什么意思了,好,大家都发,一下子能够发起来。虽然我不愿意把年龄放的这么死,但是大概想说的是,年轻人已经成为一定的主力。
同样,我不是特别喜欢标签化,但是确实是从概率角度上来讲,90后、95后或者00后都相对有这样的品质,第一个,高同理心,第二个,高使命感,这两个“高”就决定了年轻人是非常非常适合做这样的传播的,因为他知道很想去做,也很知道对方需要什么。刚刚主持人也提到了,我们现在要做的传播的对象也是90后、也是95后、也是00后,因为他们已经27了,已经成为了一大部分的主力。我们都年轻人是不喜欢苦哈哈的公益的,一上来就惨的不行的公益,我会去感动,但是我看完之后心情很沉重,我并不喜欢,也真的是不太愿意参与这样的公益行动,但是我们知道年轻人是喜欢什么样的,系混好玩的、喜欢有趣的、喜欢参与感强的,甚至污一点就感到开心的,再污一点更开心的这种,他们喜欢这个。我们就是90后,我们给90后做东西简直是顺水推舟,非常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知道我们要什么。所以这也是我们能够在做“我请你睡觉”整个活动的时候,虽然时间很紧张,但是整个我们其实并没有经历特别大的回路,因为我们知道一些东西我们连想都没想,因为我们知道那个甚至连我们自己都不愿意参与。
最后一点,想分享的是专业。其实社会企业很多的传播做的并不亚于商业公司,虽然我觉得可能跟商业公司的传播直接去比都有一点不恰当和不合适,因为商业公司有多少钱,我们可能一开始没有那么多的钱,谁有钱谁都能搞的非常好,但是好像这跟钱并不是特别相关,专业和钱好像跟钱没有特别直接的关系。“我请你睡觉”还有一个抱枕,送给了很多人,当时选商家的时候是创意T恤,他们家的东西非常贵,但是质量非常好。我想大家收到我们抱枕的时候、穿我们衣服的时候会不会感动、会不会哭,如果他不会哭选择不好,要给他感动哭,觉得牛逼,他要有这样的感觉。同样这件衣服、这件抱枕会不会持续用、我们的衣服会持续穿,说明我们的东西大家非常非常喜欢,经常穿着这样的衣服压马路。就是因为,其实首先它作为一件衣服很好穿,然后他愿意穿,以及后面的美好价值,而且他们非常喜欢,他们很喜欢通过这样一种交流方式跟大家解释怎么怎么样,这都是背后的事情,是因为它本身的质量有足够的保证。但是因为我们当时除了滴滴打车非常非常慷慨的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其实2016年10月份的时候我们是一分钱都没有的,所以特别特别艰难。
我这里想举一个例子,因为我们确实不是做得那么好,因为我很想做的很专业,但是真的没有钱。这里举一个例子,前几天5月2日的时候我参加了一个大会,那时候有520人一起吃一个午餐,大家都非常非常有秩序,安静的坐下来,食物非常非常美,就在那20分钟、30分钟午餐的过程当中,我在桌子里看到了这样一个纸牌,我当时内心非常的崩溃,其实我很内向,作为一个内向的人,我看到这个之后就觉得,怎么能想的这么细,他付多少心血才能想到说你在这儿吃饭的时候,因为你旁边的人、你左边的人、你右边的人可能是你不认识的人,大部分人可能一个人来的,我想搭讪怎么办,我不敢搭讪怎么办,我看到了这个,当时内心充满着无限的无限的敬佩。
所以我想说的这样专业的意思是,在每一次,看到的每一个细节的背后都有那种你无法抗拒而且你情不自禁的特别愿意,我就是愿意为你做传播,而不是我邀请你去谁挨着谁,你不用说他都愿意为你去做这个传播,因为你走到了他的心里,因为你想的比他想的还要多,你可能都没有想到你可能需要这个,但是他替你想到了。所以社会创新,可能你10块钱只能表达10块钱的价值的时候,社会创新意味着在有限的时间、精力的情况下依然能把10块钱创造了20块钱或者30块钱的价值,他之所以会放大这个价值,就是放了很多很多的心血,不肯牺牲他自己的专业精神,这样才能够直指人心。
最后想说一句话就是,中国的发展速度从来都不慢,只是我们起步比较慢。大家知道,我们的NGO可能很多非营利机构还需要很长很长的一段路才能够发展到我们希望的那样子,但是社会企业其实美国也没发展到什么程度,其实我们起点也没有那么的落后,等到我们中国人或者是我们新的一代人正在觉悟和塑性,正在真正的去行动的时候,我们一旦发展起来会是非常非常快的,只是在这个起步的阶段需要更多的力量,需要更多用心、专业和坚持的力量,依靠在座的各位。所以我们会继续把握“我请你睡觉”这个公益行动继续做下去,因为我们不仅仅是关注这个疾病的公益行动,也是关注所有人的睡眠健康,所以大家未来还会看到更多关于睡眠健康的公益行动,让更多的人真正的关注到自己那33%晚上睡觉的时间。我希望以后如果能够做的足够多,做的足够好的话,我再有机会跟大家分享,从我自己或者从我出发的一些公益传播的干货。
程艳青:谢谢阿培,分享了很多,没有为自己的项目打广告,而是反思这个过程中业态的思考,我觉得这就是各位来到我们的社会论坛的大会现场,主要是思考你为这个业态成长发展作出了什么样的贡献。其实下面有一个伙伴也在做这方面社会企业的认证和集结,他把自己的LOGO制作成了一个企鹅的形象,当时就很好笑,我说为什么,他们觉得我们只是一小搓人,只有我们抱在一起才能很好的传播出来。
另外一个点,阿培讲他自己包括她讲BD在细节上的处理,就是说你的参与者如何温柔的对待或者说真心的对待你的参与者,使每一件T恤、每一个台卡体现的细节,他被温柔的对待,他愿意动动手指发发朋友圈,朋友圈我觉得有两个功能,第一个是用来晒的,第二个是用来吐槽的,我觉得大家想要这样的受众、你的参与者成为第二个传播者的话,你觉得都是第一面希望他们能够晒,这种晒就来自于你真心的对待和细致的设计,就是让我们这种细致的设计者再去把他温柔的声音带给我们,还有他更多的实践。
衷声:谢谢主持人和阿培已经提前介绍了BD的很多内容。我非常认同阿培所说的,任何一个事情可以做出一些成绩和声音,一定是把基础做的更加扎实,这个基础其实也包括公众的心态,就是在这样一个浮躁横行的时代里面,其实需要更多更真的信息,或者更加需要打动他内心的声音的。
我今天想在这边用短短的时间分享一个阿培刚刚提到的一年一度的全球的创建者大会怎么做到亿级传播量的,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下背后我们梳理出来的两个点。
简单介绍一下BottleDream,这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做中国最优质的社会创新内容生产者与传播者。”爸爸妈妈会问我们是做什么的,我给我爸妈解释的是,我们是专门做报道的,专门报道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但是又做很有意思,于是会给他讲很多故事,讲很多很多创业者的故事,所以他就能听懂的。所以爸爸妈妈的反应对我来说,或者对我们整个团队甚至整个行业来说其实是一个小的领域,我们任何一个传播做得出去,公众是不会去分辨说你这个是公益传播还是非公益传播,我不会去分辨因为你是公益传播就地对你的预期值,就可以稍微不好玩的占50%,公众就是公众,他只会判断这个事情好不好玩,所以我们的同行者或者我们的竞争者,不是说公益的伙伴,而是整个社会上最努力的传播者,二爷这样的商业公司。
这个标准其实非常高的,在我们过去报道的所有的这些创建者里面,其实他们也并不是来自于公益行业的,很多人他们是的理发师、实习生,比如说阿培是留学回来的协调,正好因为自己有这个病,所以并没有这个边界,没有这个边界之后我们应该从哪里努力呢,所以其实在BottleDream看来,我们会把每次的传播看成是一次创作,这个创作很简单,比如说一个艺术家你创作一个作品他是一个创作,我要写一篇微信文章他是一个创作,甚至我要跟一个我认为非常重要的或者我的妈妈去做一次比较重要和深入的聊天,他也是一次创作,这个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因为传播的背后在于沟通。
我们团队会把创作分解成两个环节做这件事情,第一个是出题的环节,第二个是解题的环节,出题的环节,对于阿培来说这个题目已经天然存在了,就是睡觉的这个问题,他非常的有独特性和辨识度,但是对于非常多的组织来说,或者对于BottleDream来说,我们并没有这个题目天然的放在那边,这个题目直接决定了我们自己认为是成功率的50%甚至更多,你用什么样的方式和谁一起去解题,才共同形成了这次创作的传播。
我们这次是其实我们第二次举办一年一度的大会,今年我们出的题目我们花了非常多的时间去想我们出什么样的题目,其实BottleDream有非常多的类别,领域上的类别。我首先想声明一点就是,没有任何一种传播的方式是万能的,在这里我们分享的也许只是我们非常倾向于和觉得探索过之后很有效的一种方式。出题我们很想创造一个像哆啦A梦口袋的题目,首先我们的灵感来自于这里,这是我们2016年底看到的一篇文章,讲的是美国大选期间Twitter新任全球创意总监出的一系列大型的户外广告,大家看到左边是希拉里,右边是川普,一看就知道什么意思,这两位大选者互相竞争,内心有非常多的很复杂的滋味。
于是加了一系列的,比如加了一系列图片,堕胎的问题、枪支的问题、环境全球变暖的问题、叙利亚的问题,非常非常多的表达方式,给我们的启发说,你出的题目需要非常简单,但是后面需要有足够大的包容度,就像一个哆啦A梦的口袋,只是一个小小的口袋,但是可以包容非常非常多的东西。所以我们对一个好的题目需要拿几个标准检测它,首先说的跟大家有关系,说出来大家能懂,比如说睡觉跟每个人都有关系,睡好是每个人关注的问题。
最后一个是有意思,有没有意思呢?测试两群人,第一群是测自己,团队开会的时候大家会抛非常非常多的题目,你直接看大家的表情和反应知道了,你直接可以从他们翻白眼的表情里面看出来这个太无聊了,有的小伙伴就特别喜欢打击我,“SO衷声”,意思就是说“很无聊”。第二个测爸妈,如果一个东西连我爸妈都激动,因为我们指向并不都是90后,我们希望抵达更多层次的人群,找到沟通性。所以自己是最了解你这个话题的人,爸妈是不了解的,测试这两个群体可能你已经触达了非常非常多的人。
其实大家也许可以慢慢去构建一个自己出题的框架,题目不是从大海里随便捞就出来了,我们并没有从很多公益的属性来划分自己媒体的领域,而是从大家的生活方式角度,比如说吃穿住行、教育、旅行、音乐、影像,我们组织的使命,让有意义的事情变得有意思。我们今天关于吃的话题,吃会出一个什么样的题目,我就去想,所以最后我们出的题目,其实是非常非常老生常态的问题,浪费问题,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问题,他已经变成一种习惯,大家已经不觉得他有什么问题了,这个反而是我们觉得最大的问题,从浪费食物大浪费时间,甚至到浪费人跟人的关系,浪费你可以享受的每一个当下,这里面有非常多的包容度可以让你去创作。在我们的经验里面,老生常谈并不代表没有价值,而是看你从什么样的角度解题。
提出问题、解题并不定是我们组织自己做,我们很愿意去搜集全球最有创造力的在这个领域里面的解决方案,共同呈现给大家,而且这个解决方案的搜集是一个动态增长的过程,比如这个议题今年提出来,到2002年还可以继续搜集。最后我们开始在今年的5月20日,在上海一个非常大的8000平的空间,给大家简单看一下整个空间。
非常快的一个视频,就是因为它非常非常大,我们选择解题的一个方式是选择一个足够大的空间来承载它,其实我们要了三种解决方式,第一种是,我们把搜集来的全球最有趣的空间不浪费的问题,做成这种有辨识度的展览,可以扫上面的二维码寻找更多的故事,以及我们把整个的展览包装成一个可以带回去的,可以变得电子化的,可以在你的空间里也去做这样一场展览,定义成“中国首个创业者的故事线下体验”。
第二个,最有辨识度的分享,比如“可以吃的塑料袋”发明者等。
关于食物浪费,在欧洲引进了一个排队,要有音乐、要有圣食,大家一起开一个派对,我们用一个社会营销事件做这个体验,这个圣食排队也是开源的,只要有几个人,就可以搜集圣食,加上很棒的DJ和音乐,只不过这个是大型版的。
刚刚几位分享的殊途同归,从小诸、二爷、阿培也有提到共创,共创是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最好的解题的方式,因为每个人都最愿意去传播基于他自己组织需求的东西,每一个组织都需要好的内容和全新的阐释。我们用这样一张图来展示,如果只是BottleDream自己做,我们是这个圈自己的粉丝。我们如果共创的话,会给共创分类,所有的触点就变成他们每个可以触及掉的触点,所以触点会更多更多,首先有创建者本身,他们自己就有粉丝,因为他们足够有影响力,专业机构,指的更多的是第三方机构,比如说我们这次合作是农业组织,可能是全世界最关注食物浪费的组织,有非常非常多的专业数据和动机。商业体,还有最重要的是媒体。
用这样共创的模式我们团队的分工方式就是说,我们21个合作伙伴,接近10个共创方,共创的意思就是,我们跟每个人去谈了需求,然后一起去做一个创作。比如说我们在跟创业者共创的时候,会做非常精细的内容管理,因为每个创业者他其实讲过很多很多遍,但是他如果在不浪费的情况下,我们会有专门的小伙伴一个月以前就开始跟他们沟通他们的内容,以及创造出新的角度,说你怎么样回应不浪费这件事情,比如说陈晓卿老师就会从这个角度讲说,其实中国的剩饭制造了很多美食。还有这个水,比如说讲这个事情上污染的东西都会变成很好的东西,每个嘉宾都有自己的角度。和联合国粮农组织,我们共创的是我们做一个前期预热传播的“剩食挑战赛”,很想做成一个线上预热的效果,这次挑战赛我们会邀请明星比如说黄磊、孟京辉老师的剧团,还有美食界、科技界、年轻人喜欢的圈层,我们会给他们发剩食的包裹让他们挑战,比如没有开口的开心果、即将过期的食物让大家在线上挑战。
这个部分的共创其实是我们跟国内顶尖的调味料品牌,我们一起去打造了这个,因为BottleDream团队只有11个人,我们不会做饭,也不知道哪里请厨师,基本上他们跟我们一起去全国的农场、酒店、餐厅去搜集了上千斤剩食,他们请了厨师,一起去构建了整个体验过程。
我们的商业合作方,有老板电器、联合利华、京东生鲜,因为京东是卖吃的,我们跟他普及非常多的知识,跟每个共创方其实就是很长很长的了解对方的过程,我们甚至办了两小时的工作坊,跟京东生鲜就是,把他们本来要扔掉的食物开辟了一个专区让消费者去卖,消费者觉得很有意思,我们觉得他真的是让用商业的力量解决这个问题,而不仅仅是做一个传播而已。
跟“例外”,就是很好的那个服装品牌,我们跟他做的基于服装的解题是共同出品了一款手帕,限量版1千块的手帕,因为这个无非就是做衣服的品牌,他的力量就是,他的生产线上有非常多的盈余的布料会被白白浪费,我们觉得手帕的利用可以减低纸巾的用量,我们出了这样的题目。
我们共创最深的其实是跟网易新闻,他的需求是推出他从有态度变成更有态度的品牌更新,所以我们会邀请他这个主编穿着这个羊驼出现在现场,会有各种角度。这个是跟黄油相机合作,上面有贴纸,一共有4万多人上传他的照片。
其实我们小伙伴的工作,就是跟各个共创方去聊他们的需求,看我们题目到什么程度,以及最后把这个题目的解题做到最大的传播效果。
最终的传播效果跟大家汇报一下,优酷这边的直播是381万的直播量,加上我们的主赞助商在一直播上投放了很多的渠道,800多万的,加起来是1000多万的直播量。我也不知道最后上的《焦点访谈》,他们要做一个剩食的题目,就搜到我们当时的线上挑战,就把材料要上去了。上《焦点访谈》对我们团队最大的意义在说,我们爸爸妈妈都很开心,我们上央视了,不是一个安利机构什么的。在网易,有他的页面。同时我们撬动了当地的一些公益传播的资源,我建议小伙伴们也多去跟政府打交道,他们其实在这种CBD的商圈和地铁公交广告,都有非常好的公益资源位,如果你有好的内容直接跟他对接,其实是非常好的互动效果。比如这个一天可以有500万人看多,在上海的CBD中心。
这是我分享的关于出题和解题的方式。
我最后跟大家分享的是说,刚才的都是方法,最重要的在于,我会觉得说一个传播的成功与否或者说长期的成功与否,带给你的动机、初心是什么,因为我非常喜欢的德国导演赫尔佐格,他讲过“他10万次的传播,可能传播了10万次的愚蠢”,我觉得非常非常有道理,可能站在10年、20年、50年以后再看我们的传播状况,它是一个乱象,或者最后真正能留下来的都是直指人心的好的作品。我团队在出题之前会问自己一个问题,就是说你为什么想做一个传播?你是想涨粉吗?还是你想带给对方真正的价值是什么?传播量背后是不真正大家参加了这个,或者线上看到了一个互动,他真正知道了什么是剩食?他真的愿意去超市买很丑的东西吗?真的会吃最后的几粒米饭吗?这是带给大家最好的东西,我觉得善用传播,这个是最重要的东西。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我喜欢的日本的一个导演,他说要做人心的洗衣房,因为只有人心足够的纯净,他的表情才会变得更够的温润,我们想做直指人心的东西,我们想探讨接受我们每一个我们传播的受众他的表情会变得更加温润和善意一些,而不是变得更加狂暴。
程艳青:谢谢衷声。我觉得很详细的回顾了一下大家刚刚部分人应该去报名参与过的一个活动,其实最后那个导演说的那句话,其实也恰恰证明了,大家要在对传播或者这个本身在自己心中要有一个定位,因为无论做传播还是倡导,对于我们有价值的企业也好、NGO好,最后诉求是行为的改革,你在做好点击量和阅读量的同时,你要想想Next是什么,如果你只是停留在这一步就是消耗,消耗他参与的心、价值的心,浪费这样一次价值机会,而是应该像阿培BottleDream一样做一个创业者和社会企业家,去持续的扎进去,给他们设计好一个行动改变的路劫,让我们真正想要赢得的一个未来的图景,通过人人小行为的影响,做出一定的付出,行为的改变,做出你想给大家画的饼和传播的图景,我觉得这是传播大家往下要做的。而且一次传播就是一次的困惑,每个人手中的社会企业的项目和经营,你们都是相通的,从定位到匹配、到对话、到营销的手段,其实就是能在一个传播中你想要得到的那个数字、你想要得到的改变,加上“社会”两个字,还要更多更多的社会价值的持续的输入和输出,在更广范围,不能说全世界,更广领域的这样一个美好、丰富的产出。
听众:谢谢各位的分享。我的问题是想问一下各位的,我这边有好几个他们视觉的传达特别好,因为我个人还特别喜欢BottleDream,我觉得都有设计的美感在,我很好奇这块是怎么做、怎么想的?
阿培:我们找那个设计师都是清华美院的,因为在设计这块视觉冲击跟传播主题是相关的,如果在这么大的信息海量当中我们要脱颖而出,如果设计抓不到他的话,他没有办法也没有可能看你的内心,这可能是优先级的问题,我觉得是不能妥协的问题,其实我今天有很多没有放,我们还有一个卡通人物,其实是背后有一套故事和一个睡眠事件,因为我特别不擅长设计,所以我特别需要擅长设计的群体,所以我们在这上面确实花了一些心思,我们的H5做的非常好,因为设计师真的很厉害。
衷声:其实就是找好的设计师而已,如果暂时找不到你就去看,比如看好的网站或者好的公众号,从别的地方找足够的钱体现人家的价值。从长远来看,要出套设计标准的,从LOGO到色彩搭配的使用、到不同使用场景的边界,因为如果要跟特别是共创方合作的话,他们更容易改掉你的设计,有一些乱七八糟的地方,如果你给他完整的东西,告诉他一定不能动怎么怎么样,避免有大的偏差。
听众:昨天我听到一个观点,可能项目比传播是更加重要的,如果项目好的话传播其实更有价值,各位老师是怎么看待这个观点的?
王正新:在我入行的时候我的老师给我提出的观点特别重要,说公关是什么?说公关是释放善意、影响人心。所谓的释放善意是说?项目本身而言,对项目的初心是什么,如果他的价值观正确,加上合力,走的肯定会更好。你说项目本身还是传播本身,我觉得是会出矛盾的,只要是一个对的项目、一个对的方式可能就是好的,比如我们看了几个比较好的项目有一些特点,比如说他的项目特别简单,无论是冰桶还是睡觉,这些都很容易做到,他不需要你那么复杂的,在做后面来说,我的管控很重要,跟我们做商业项目一样,大部分是被客户改的,本来初衷特别好,后来改的不想做了,你要想着把控力。把控力是说,在这个地方我要的东西无比清晰,要对自己到达的方向也无比清晰,就是这个哲学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把这个问题研究清楚了,这个东西一定能做好。
程艳青:时间关系,期待各位嘉宾与各位有更多的交流。
编辑:刘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