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年6月1日 13:30-16:20
地点:深圳福田香格里拉酒店二楼宴会厅3
主持人:夏璇,深圳市社创星社会企业发展促进中心
嘉宾:徐永光,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袁瑞军,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主任、赵萌,中国人民大学尤努斯社会事业与微型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王建英,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会计系副教授、李允冠,顺德社会创新中心总干事、钟欣,成都市工商局新经济处副处长、容蔡美碧,香港社企民间高峰会主席、谭颖茜,香港社会服务联合会、李凯,深圳市福田区投资推广署副处长、李北伟,北京億方公益基金会、曹军,深圳市智家喜憨儿成长关爱中心创始人老师、石嫣,分享收获农场农场主、国际社区支持农业联盟副主席,典春丽,深圳市中国慈展会发展中心秘书长……
以下为分论坛内容实录:
【主持人】:各位来宾,下午好。非常荣幸大家能够参与我们这次的分论坛,我是来自深圳市社创星社会企业发展促进中心的夏璇,非常感谢大家能够来到这次论坛现场。
我们今天将通过一场新书的发布、两个圆桌论坛,还有三个社会企业认证的发布环节,深入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企业认证历程及本土化发展。首先请允许我介绍莅临本次分论坛的嘉宾,他们分别是南都公益基金会徐永光理事长;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主任袁瑞军;中国人民大学尤努斯社会事业与微型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赵萌;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会计系副教授王建英;顺德社会创新中心李允冠总干事;成都市工商局新经济处钟欣副处长;香港社企民间高峰会容蔡美碧主席;香港社会服务联合会谭颖茜女士;深圳市福田区投资推广署副处长李凯;北京億方公益基金会李北伟先生,还有参与分享的一些社会企业代表,深圳市智家喜憨儿成长关爱中心创始人曹军老师;分享收获农场农场主、国际社区支持农业联盟副主席石嫣,深圳市中国慈展会发展中心典春丽秘书长,感谢各位嘉宾的莅临。还有来自于北京社工委的领导、成都工商局的领导。
第一个环节,有请中国人民大学尤努斯社会事业与微型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赵萌,现在有请这个环节的对话嘉宾王建英、曹军、石嫣。
【赵萌】:我大概讲一下我们这本书的事情,这本书是由人大商学院十几名老师和同学花了十多月的时间深入调研了10个在不同领域相对发展比较快、比较好的社会企业。这本书的定位实际上是一个落地的项目,去年6月11日由人大尤努斯中心、人大商学院、15家国内社会企业推动机构,包括今天在座的很多机构,有億方基金会、慈展会等等。这个活动我们发表了中国社会企业的北京倡议,这个倡议我们定了10个目标,希望未来中国社会企业要追求的10个目标,其中一个就是研究与教学。这本书是研究教学目标的具体落地项目,这本书的本质,我们想先做一个实验,看一看用企业家的精神来理解社会企业是不是恰当的,是不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对于企业来讲,用这个维度来看是不是可以评估这些企业发展的质量。所以我们会跟踪这10家社会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总结一些经验教训为行业提供一些宝贵的经验。
我们最后期待这个书,希望它能成为一个窗口,因为这本书会以英文在国际上进行推广,向国内外大学进行推荐。通过一批批优秀社会企业进入国内外民众的视野,希望能让世界了解更多的中国社会企业,下面把时间交给王建英教授,一会儿她会简单的谈一下这本书的一些内容。今天请了两个案例当中的代表人物,一起分享一下他们参与案例的一些体会。
【王建英】:非常感谢大会能够让我有机会向案例企业表达我们的感谢,也非常高兴能够同在座的社会企业家们分享我们新的案例书。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和中国人民尤努斯中心的十几位老师过去有幸得到十几家企业的通力合作,完成了《社会企业家精神创造性的破解社会难题》一书的书稿,70多个小时的录音访问中,这些企业家和他们的团队,以及他们合作伙伴向我们全盘分享了他们践行社会使命,执着创新创业的经历,以及对经验、挫折的反思。让老师从社会企业的属性,社会创新的角度,为读者展示我国优秀企业真实的面貌和管理的细节,在此向他们表达最真挚的感谢。
在这本书的筹备阶段我们还获得许多机构和个人的帮助,他们对本书的框架提出了非常中肯的帮助性建议,对本书案例企业的选择也提供了非常有效的建议,在此也向他们表达最诚挚的谢意。我们在仅仅一年的调研和讨论过程中,充分认识到我们的社会企业具有非常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所以,老师都是本着一种客观呈现的方式进行撰写,冷静如实的呈现这些社会企业正在形成的有潜力、可持续、规模化解决社会问题的商业模式,以及每个企业中发现的制度创新、策略选择、组织文化和行为倾向等各个方面的管理特征。这个案例书将经过一些格式化的改写变成中国人民大学以及商学院的案例库的教学案例,最终会成为商学院和创业学院本科MBA教学的案例资料,可能视情况要推到全国甚至世界范围的管理案例库。我们希望让中国的社会企业能够真正走进高校的课堂,向学生传达我们的使命观。人大商学院、人大尤努斯学院以及人大出版社对本书高度重视,将这本书纳入中国人民大学创业教育系列教材。社会企业研究的多位国际领先学者和研究机构负责人对本书进行了推荐和评价。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深圳公益学院院长王振耀、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何志宏、中国人民大学创业学院副院长,小额贷款与社会事业之父穆罕默德·尤努斯都将为本书作序。
社会企业在我国已经进入了如火如荼的发展阶段,需要梳理相关的概念。未来几年我们还将继续社会企业案例的调研和写作,我们非常期待有更多的社会企业家们能够跟我们分享你们的社会使命观,分享你们的创业创新的实践。人大尤努斯中心将通过对你们鲜活的实践进行尝试,让北京倡议落地,推动中国社会企业生态的发展,帮助越来越多的中国优秀社会企业在国内、国外树立自己的品牌。
第二集的工作马上要开始了,欢迎社会企业家们能够报名加入第二集的案例工作,也欢迎大家关注尤努斯中心的公众号。下面请大家一起关注本书的介绍短片。有请曹军先生、石嫣女士。这二位是第一次案例企业的两位创始人,有请他们给我们分享一下他们在跟商学院老师访谈中的经历和想法。我们多次去拜访到你们企业,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一些很难回答的问题?或者说这个问题有没有想过有启发?
【石嫣】:谢谢王老师,王老师提出的这个问题我想了两天的时间,后来确实没有想出来有哪些问题是我们觉得很难回答的,我自己觉得真正在做企业的时候,我相信你遇到的挑战和去想的问题比来研究你的人要多,老师们的问题,我觉得基本上我们都想过。想了两天也没有想出来有哪些问题是当时觉得很困难的。
【曹军】:我们因为关注的群体比较多,困难点特别,而且比较大,目前来讲还没有可行的方向。我也是父亲的身份,给孩子找出路的时候,实际上不是一天两天,陪伴孩子成长了至少13年,13年之后才开始做这个事情。对我来讲每一个问题都是切肤之痛,我最怕半夜三四点起来,想自己孩子的未来,很痛,这种切肤之痛痛到这种程度的时候,当某一天一旦想明白一件事情,就把所有问题都想通了。在开始做的时候一直在照着我的思路走,去解决每一个问题。刚好王老师第一次来跟我们接触,当时对我们来说是很大的鼓励,更大的是给了我们信心,那个时候我们最缺乏的就是信心。在心智障碍这个群体里面,我们做的有一些是颠覆之前大家的认知的一些倡导内容。后来做了这件事情,其间遇到了很多不好听的声音,遇到了太多负面的信息。但是这个时候王建英老师的团队来到之后,对当时的我是莫大的肯定。至少我做的是对的,只是需要慢慢的去证明。而且王建英的团队问的问题和其他的媒体报道的问题是截然不同的,问到发展、规划性和合法性,这恰恰是我们思考的,作为商业要解决的问题必须要考虑到。更加感谢人民大学给到我们很好的认可的机会。
【王建英】:也非常感谢您,各个企业我们基本上都去了两三次,我们也收获很大。老师非常希望能把你们的案例,把你们的思想和你们的实践非常有效地传达到课堂中,尤其是MBA的课堂(他们有大量的创新课)。我们想听听二位的意见,如果我们使用你们的案例,你们想让学生关注的是哪一方面?讨论的是哪些?
【曹军】:没有特别地考虑这方面的问题。王建英老师还专门邀请我去人大做了一次分享,实际上我更多的是希望我们思维的过程,这个思路。未必所有的人都会遇到这么特殊的社会问题,但至少我们要用一个符合逻辑,又符合科学,还符合法律,从政治方面,从现有的国情,从各个方面来考虑为什么做一件事情。第一,不能照抄,没有这个先例,要解决这个问题必然会有很多企业的管理、精英,这种能力是不是你具备的。所以我个人希望不是拿案例去照搬,更多的是带来一个思维去思考的过程。
【石嫣】:对于商学院的MBA的同学来说,我们农场也在做新农人的培训,实际上是把我们的经验讲出来。我们在最初创业的时候并不是所有条条框框都完全想好了才去做的,我觉得企业家精神更重要的是你对于某一件事情有一种专注和一种真正想要去解决它并持续的去做的一种想法,在不断做的过程中自然想出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案。有一些所谓的成功学不一定适合你去做,是因为这些人他当时所处的环境和阶段,和你自己做的这件事情所处的背景,包括产业的形态,和所处的阶段,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某种程度上对于创业者来说,也特别需要自信,特别是对于MBA的学生,他可能学到很多案例,但是具体到自己这件事上,我认为还是不能简单的照搬、照抄,要对自己现有的阶段要有自信,要去想,和你的团队和一些愿意支持你的相关人群。我们农场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就是我们的消费者,很多人都愿意给你贡献很多的资源。所以,我觉得可能在我们的案例的教学和研究的过程当中,更重要的是让大家找到他未来所要去进入的那个点,或者说更多的去分析这里面的变量的东西是更重要的。
【王建英】:非常感谢。当时我们讨论的时候触动最大的是这两个案例。曹军的案例,从一个社会从不认知的领域,努力的从不认知到接受,到社会普世性的。石嫣的项目是她的使命导向的行为,是管理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这种过程很多企业在说的时候和做的时候是很难一致的,往往可能更多的时候变成一种危机的驱动,使命驱动很难支持,我们在石嫣看到了她们的使命驱动。最后,能不能给后面要进入的社会企业家们说一句话?
【石嫣】:案例调查的这些老师,他们能够花很长的时间在你的机构做调研,我特别珍惜这种机会。比如对于分享收获来说,有一些媒体采访。我经常说有一个人或者是一个团队(像商学院做研究的团队)给你一两天的时间让你去说你的想法或者你的理念,包括你遇到的困难,这是很难的。现在社会大家都很快速,甚至所有的问题都是在微信上沟通和交流,而人和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其实是非常重要的。既然是想要去改变这个社会,那每一个来到你这个机构的人,我们都要把他当成你想要去改变的一个对象。这是我最想说的。谢谢!
【曹军】:第一,不要为了公益而去做公益,更重要的是不要为了做社会企业而做社会企业,实际上是挺难的一个过程。就我个人而言,如果不是特殊孩子的父亲的角色,我绝对不会做这个事情,这中间有太多的声音,做个普通的工商企业多容易。的确,它的问题很难解决,如果简单的话我想这个社会很多问题都解决了。想用商业办法解决社会问题,我很赞成徐永光老师的观点,一定要有造血的能力,而且要用商业的办法解决社会的问题才能持续。对于想做这件事情的,前提是要分析是否具备商业的能力,或者说对公益的理解,这个切肤之痛是肤浅的理解还是假定会有,还是瞬间的想法,看发心,平衡自己的能力再去做这件事情。
【石嫣】:我觉得可能做社会企业的人,除了社会企业家精神以外,还得有一些自high的精神。有的时候确实遇到的困难很多,但是我觉得可能有一类人,困难越多的时候越觉得有意思。天天做一些常规例行的工作,不一定是有挑战、有意思的,也许这些就是给予社会企业家的空间。
【王建英】:后期我们团队还要持续拜访这十家案例企业,我们很希望继续跟踪,继续梳理你们后来的发展,努力的帮你们的事业和使命传播做出我们应该做的事情。特别感谢二位。
【主持人】:非常感谢刚才两位社会企业家,在很短的时间内阐述了什么是社会企业的精神,刚才石嫣老师给我们说的,社会企业家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面对困难的时候,可能就像体育竟技场上的赛事选手,越多人的时候比赛越自high,这是企业家的精神。这本书再过一个月左右就会发布,如果大家想了解什么是社会企业,这本书会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敬请关注。
接下来进入到下一个环节,邀请中国社会企业家的大咖,主题是共话中国社会企业的未来,下面有请徐永光老师、袁瑞军老师、容蔡美碧老师、赵萌老师。
【主持人-袁瑞军】:非常荣幸,很感谢大家。我是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的袁瑞军。祝贺前面这个环节。今天是六一儿童节,我们在充满希望的日子里庆祝一本书诞生,非常的令人难忘。而且社会企业也是一个像这样欣欣向荣的事业,我们在一个新的日子里开展这个事,非常的高兴。
我想说明一下我为什么主持这个环节,我们是做社会组织研究的,过去这几年开展社会企业的研究。2016年年中的时候,非常荣幸受中国社会企业联合会,中国社会企业与价值投资论坛,和億方基金会的支持,委托我们一个项目,叫社会企业认证制度的研究。去年又接受北京市社工委关于社会企业试点的研究。由于两个项目的研究,这两年基本上没做别的,就是做社会企业制度认证的研究。基于以上两点,所以今天来这这儿跟大家做交流。
今天这个环节叫共话中国社会企业未来,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三位重量级的嘉宾,徐永光老师是中国希望工程的创始人,今天徐老师可能心情很复杂,百感交集。赵萌老师,人民大学尤努斯,现在跟人民大学很多同事开展社会企业各方面的研究。刚才几位推荐的学者,各位世界级的老师们都把这本书看成是对世界社会企业研究非常重量级的巨作。容蔡美碧来自香港,她是香港社企民间高峰会的主席,过去在英国拿了学位,后来从事了三十多年商业的工作,做出版和策展,由于过去积攒的社会经验和她的情怀,连续创办了黄金时代和教育类的人人学社的公益结构。很高兴今天有机会邀请到三位重量级的嘉宾,对社会企业既有非常深厚的实践,又有深入的思考,更有理论的建构。
我们想问一下,在国际上,经过我们的研究没有哪个国家的社会企业是一样的,认证标准也是不同的,在多元背景下,社会企业的本质属性究竟是什么?我们说的公益公司B-CORP是不是社会企业?
【徐永光】:简单的回答一下,我觉得社会企业完全没有分歧的概念,它是一种商业模式,它的使命是解决社会问题的。社会企业我觉得不带有分歧是三种底线,或是三重目标。一是社会目标,一是环境目标;还有一个是财务的可持续目标,这几乎没有什么分歧。还有就是关于公益企业,美国人创造的公益企业的模式,把公益企业的标准拿来看,其实它是非常完整的,它的标准是把一个企业的所有利益相关方,把社会和其他的利益相关方,利益前置,把股东利益往后置。过去商业公司是股东利益最大化,它是突破了这个天条,股东利益最大化是西方人的概念。这样的话,通过2/3州的立法,让经营者成为公益企业以后,不把股东利益放到最大化,就不会被股东起诉。公益企业还有一条非常重要的,要求透明,所有的社会企业,只要你说我是社会企业,或者你要评估它是社会企业,透明是非常重要的标准。所以,我认为公益企业的标准应该比我们说的一般社会还要高。
【容蔡美碧】:首先我们要问一问社会企业到底为什么会存在?因为我们现在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复杂,而且它的困难程度比从前还要大,所以才会有社会企业这个模式出来,其实我觉得它是一个用创新的思维和创新的手法来解决社会问题的,但是这个手法要自负盈亏,透过一个商业模式。还有就是利用市场的动力来解决问题。基于这些特点,我们看社会企业跟一般的企业有什么分别?刚才他们说的公益企业,其实我们看到,在很多国家,特别是在商界,里面很多资本主义家,资本家都在反思到底资本主义为社会带来什么东西?过去说要提高股东的利益,这是企业存在的最大的原因。但现在他们在反思,因为我们在发展当中给社会带来了很多的伤害。刚才徐老师也讲了社会企业有三重的底线,我们现在一个很大的革命,商界的革命,大家都希望所有的商业机构都能够在将来有一个社会目标。所以我的看法就是,现在我们在讨论社会企业的定义,我希望将来社会企业跟商界的区别越来越模糊,模糊到什么地步呢?将来没有社会企业这个分类,这是我最大的愿望,所有私营的商业企业都有社会目标,就不要再说你是社会企业,是商业机构,将来我们是朝着这个趋势去发展。
在这个当前,公益企业B-CORP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提升商业机会的机会,因为它有一个评估,把所有利益放在平等的位置,不光是为股东,而且是为成为世界最好的企业。现在还有分歧,希望将来不要再争论谁是社会企业,谁是B-CORP。
【赵萌】:非常认同两位讲的,希望以后所有的企业都没有社会企业的分类。我们做认证,恰恰做的事情是把这件事情搞清楚,而不是模糊。先要搞清楚,公益企业,就像三位创始人讲的,最核心的功能就是要把真正的好的企业和好的适合营销策略的企业区分开来。我觉得社会企业应该有一些界定清晰的本质属性,本质的社会企业和可能不那么真正的社会企业能够清晰的界定开。对我们这个研究团队来讲,现在社会企业的本质属性其实就是两点,我们一直在探讨,在摸索。
第一,它具有企业家精神,刚才几位老师说的创新型、可持续性,刚才石嫣女士谈的自嗨精神特别重要,对于一般的企业来说他们认为这是一个成本,这是一个负担,但是她们认为这是一个机会,是一个动力,这是热情。这是机会识别,在高风险下专注做事情,这是企业家典型的特征。
第二,保证目标不漂移,现在这个阶段,我们理解的社会企业和商业企业本质的区别不在于它是不是能够创造社会价值,甚至不在于是不是解决某种社会问题。任何商业企业都有社会价值,我觉得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它有没有保证社会目标不漂移的有效性机制,这个机制可能是专注解决社会问题的社会企业。如果你是利润导向,在社会问题和商业区别方面有本质的区别,直接导致在利润下滑的时候,或者是有快速发展的时候,决策的方向是不是会舍弃一些社会项目,会牺牲一些社会属性,可能直接导致决策方式。
对公益企业有点不一样的看法,公益企业不一定是社会企业。如果它符合我们所说的核心特征,可以是社会企业。比如说今年4月份成为世界最大公益企业的Aarong Dairy集团,在孟加拉和格莱美集团合作的酸奶企业,是典型的社会企业,有非常强的表示社会目标不漂移的机制。但是有一个风险,公益企业首先不一定是为了解决一个具体的社会问题而诞生的,它可能是利益相关方关系非常良好的组织,可能比社会组织往前更进一步,但是不能具体解决某一个社会问题。更重要的是,在美国的公益企业可能跟其他地区的公益企业要求不太一样。在美国的公益企业要求要改变治理结构,要求建立新的股东关系,要求股东对你进行问责,如果不能保证股东权利,要求你发布社会报告,财务指数的透明性。这一切的要求,是不是在中国也是这样要求的呢?我不确定,是不是去了其他的地区也是对它这样要求才能成为公益企业?我不确定。如果能做到这到这一点,有机会保证目标不漂移,有可能会成为社会企业,否则的话不一定是社会企业。
【主持人-袁瑞军】:谢谢三位的精彩回答,在座的三位嘉宾正好代表三种观点。社会企业认证或定义,赵老师是严格派,徐老师是宽松派,容蔡老师是融合派,咱们着眼未来。实际上作为学者来讲有点咬文嚼字,要区分开有哪些指标,一定要坚持区分开有什么指标。按照赵老师的说法,实际上B-CORP不能简单的说是与不是,其中有一部分是,有一部分也并不是,从定义上还不够上,还是有一点区别的。其中一部分认证了BG的企业是可以归属到社会企业的。徐老师从这几年作为一个棋手巨资在推动中国带领着大家往前冲的时候一直主张不要动的那么细致,觉得B-CORP是很不错了。实际上我要说明的是,我们现在在一起研究的,把全世界社会企业指标标准都做了对比,而且是在三级指标层面上做对比,会发现能做到企业社会责任或者是B-CORP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企业了。我们现在简单的用社会企业的标准还没有达到那些东西。昨天跟魏总讲,给员工的福利,说了一两条,如果要给员工福利的话我这里有指标,一共30多条,一条条实现就好了,现在社企对员工的福利比B-CORP还低很多。我们还会做很多的努力,但求把这个事说的更明白一点。今天在座的国内政府背景关系和社会企业认证标准的好几个方面的领导都在,大家都关心这个话题。
第二个问题想问徐老师,社会企业认证有没有必要?在认证过程中究竟有怎样的利弊得失?
【徐永光】:首先说一下论坛的愿景,做中国社会企业和社会投资论坛,经过发起机构和理事会反复的讨论,我们提出社企论坛是构建中国社会企业和影响力投资最前沿和最包容的生态系统,是这么一个目标。包容在我这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点,所谓包容就是社会企业,比如说对它的分红,不分红当然很好,不分红能不能活下来是个问题,有没有人投资是不是个问题?如果能活下来太棒了,由股东决定是否分红。在我看来,看它是不是真正的有效的、可持续的在解决社会问题,是不是实现了这个目标,对于它的过程乃至于机制,我觉得这个都不是最重要的,当然,有一些基本的标准是要的,最终的是看它的结果。
赵萌提出他更注重机制,这个问题我是搞不太明白的,这个机制是什么?我觉得社会企业如果是真正的实现了它的社会目标的使命,而且真正的解决了社会问题,给社会带来福祉,那么它就是社会企业。社会企业会不会变?当然了,所有的东西都会变,人也会变。官员,今天好官员是孔凡生(谐音),明天腐败官员就是王宝生(谐音),就是一个官员也会变,何况一个企业呢。今天它做的好,它是社会企业,难道它永远是社会企业吗?如果有标准的话,明天它偏移了它的目标,是不是就要从社会企业里面把他剔除吗?我觉得标准要有包容性,如果有人积极要做社会企业认证的话,我觉得要出台多个标准,最好有三个标准,让这三个标准去竞争,看谁愿意接受,每个标准去评估。
韩国在社会企业法律、制度,以及管理的层级是副部级的政府部门管社会企业,我春节期间在韩国开会,我看了非常优秀的社会企业,它们真的是很有力量的在解决社会问题,在培育社会部门,包括做一些能力建设等等,他说不接受政府的认证,一接受认证就没法干活了,因为条条框框太多了。它就是一个公司,它自己认为我就是社会企业,但是我不去接受认证。有了社会企业的条例,如果没有经过认证,你不能说你是社会企业。我认为韩国的这个模式不靠谱。
【主持人-袁瑞军】香港已经做社会企业认证600多家了,有请容蔡美碧介绍一下香港社会企业认证的经验教训和您觉得在这中间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容蔡美碧】:刚才徐老师讲了韩国的情况,英国它们也有认证的,英国其实现在有五种不同的认证,2002年英国社工部出了一个标准,英国一个推动社会企业的机构也推出了一个标准,另外也有一个ICmark(谐音)标准。大资本,他们利用创投来推动的,他们也给投资者出了一个标准。还有一个苏格兰,它们也有另外一个标准,英国有五个标准。在中国国内,我们国家地理环境不一样,里面的企业也很多,将来我们是不是只有一个认证呢?还是说发展出不同的标准出来。如果只有一种认证也有问题,在这个认证底下,人家认证是好的社会企业,不认证的就是不好的吗?也不一定,有些人就是不喜欢认证。社会企业有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手法,创新的解决方法。这个创新,如果我们有一个框框来框住它,它怎么发展出来呢?我们是不是更加允许它像一个变形虫一样,不同的阶段有所改变。
比如说我们看全世界比较大的社会企业运动,比如说公平贸易,还有一些环保的,做的很好的社会企业,它们是从下而上,现在我们要做的认证是从上而下。当然这些都是很有社会影响力的运动,还有一些社会企业,因为它们是从整个市场里面产生出来的,它们参与推动的社会问题,有一些效果非常好。如果是由上而下的会是什么状况呢?这个要讨论一下。
香港的社企总会在2004年推出社会企业认证,大概分四个阶段,初创企业,根据运营年份和雇员的人数,从初创,不同的规模,不同的类别,它的类别很广泛的有食品的,有周边的,有环保的,教育的,健康护理的,会从八个范围来评估,比如说关于商业模式实现怎么样,对雇员的关注是怎么样,而且是要重复做评估的,不是说一拿到就永远会有认证,社企总会也会看它的目标,香港现在应该有131家通过认证的社会企业,香港有700家社会企业,那些社会企业不一定通过认证的。我们搞认证的时候也是在想,这个认证怎么样有一个公认,大家都公认它是好的标准。香港始终是一个自由经济的社会,是市场推动的社会,每一家社会企业都可以决定要不要参加这个论证。
当然,我觉得对某一些社会企业来说,让他们参加论证是有一定的好处,比如说他们想工作,但都不认识他们。另外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他们要找投资者,或者是找政府的资助,或者是找其他的资助,如果说得到了这个认证就有一定的公信力。社会在这方面还要大力的推动,让社会向各个阶层的人,包括一些投资者,他们都认同这个认证,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毕竟我们只是推动了四年。而在这个环境下,如果这个认证都是公益的,愿意参加就参加,但是不参加的就不代表是不好的社会企业,所有的认证都有一定的好处,但是我们不要被这个认证的标准框住,社会企业创新地解决社会的问题,不在于它的形式是怎么样。如果一家很好的公益机构,也可以有一个很好的创新模式,比如说B-CORP,它也可以是一个很好的解决社会问题的结构。所以,我们不要把这个框架定的太死,定的太死会规范我们长远的发展。
【主持人-袁瑞军】:赵老师是在牛津大学商学院拿了博士回来,走遍了世界上研究社会企业的各个机构,这些年专心中国社会企业的研究,从国际视角上看中国的社会企业发展水平如何?我们是什么特点?或者说有什么模式吗?
【赵萌】:谢谢,这个问题太难了,先简单回应一下两位老师对认证的态度。我觉得完全同意的是,认证的本质应该是开明的,不是关门的,认证是鼓励并体现丰富性和多样性,像动物园的样子,什么样的动物都可以在里面找到位置。社会企业认证,其实社会企业只是一种存在形式,有狭义的理解,还有狭隘的理解。有社会创造型企业,还有企业社会责任做的更有战略性和超前性的企业,对于每一种都可以清晰的知道它们的特点和彼此的关系是什么。申报进行认证的数量和质量来看有很大幅度的提升,但也许它们并不代表整体的状况,毕竟是小样本。但我们至少看到了没有发现有什么人在做这些事做的这么好,而且对社会企业逐渐认可。
我觉得中国的社会企业虽然发展的好,但是跟更发达地区的社会企业的发展,特别是优秀的社会企业,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现在中国的状况,如果说在那儿等着一些优秀的社会企业,帮它,带给它投资,这永远不行,一定要是伴生型共同成长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觉得综合生态系统,中介专业支持机构和价值链条上的专业服务机构是要给予一定程度的支持的。比如说一个年轻人怎么教育?从学校怎么接触到社会企业的概念?到初创,到成长,价值链条每一个环节的中介服务现在都不是很好,也没有什么系统。政策方面更是,有待发展。投资有眼光、有耐心,要调整对社会企业投资的预期,真正能够提供符合社会企业发展规律的机构少之又少。这是中国和社会企业发达地区很大的区别。
另外一个区别,就我个人比较感性的感受,社会资本这个概念差别非常大,可能大家在一些创业比较发达的地区,比如说硅谷、圣地亚哥、波士顿和其他地区,可能都会有同样的感受。在那些地区,一个非常成功的企业家或投资者,他可能在一个社区组织的小型的交流活动上出现了,每个社区活动都可以看到这些大咖在跟大家分享非常高质量的信息。但是现在国内这种沟通的频率、容易程度差别非常大。可能像这些比较优秀的企业家都来高峰论坛,在上面说几分钟,我们很难想象很优秀的企业家在福田区居民组织的每个星期吃三明治的活动上跟大家分享。社会资本的环境差别非常大,这个环境在中长期决定着高知识质量传播和积累的速度。
创新的特点特别不一样。这两天我专门针对中国和外国,针对视障和听碍人士,提高他们的产品,体验水平,跟真实需求的程度差别非常大。国内社会企业还是从无到有的创新,这个问题还没有人去解决。但是用别的一种方式,我说是一种新的方式,这也是一种创新。但是真正能引领价值观方面的,改善人基本体验的创新还是非常少,创新的特点也有很大的区别。
【主持人-袁瑞军】:谢谢赵老师的三个关键词,生态圈、社会自发、专业性,确实我们还处于很初级的水平。现在中国社会企业发展,就我们初步的研究,我们大概分了三个阶段,从2004年这个概念引入大陆,在第一个杂志上出现,到2009年英国文化协会举办社会企业的研修班,到2015年,理念传播阶段完成。2015-2017年是行业的构建期,在那一年发生很多事,社会企业的论坛正式创立,社会企业的认证开始了,等等。从去年开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基本上事情发生在今年,但是准备是在去年。成都工商局、北京的社工委、深圳的福田区,政府背景纷纷开始关注这个领域,出台了相关的文件和扶持促进的办法。孩子生出来是在2018年,但怀孕是在2017年,社会企业进入到中国的公共议程上应该是从哪年算起?到底是2017年还是2018年更合适。
中国特色是政府主导或者是政府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在未来的发展中,政府和社会企业的关系,共同推动社会企业发展,各位老师有什么样的建议?
【徐永光】:中国政府未来比较务实的,从1998年民非条例出来以后,民非就是吸引商业投资介入公共服务领域,不是给公益开放的,但是教育、医疗、养老可以登记民非,企业拿到了办学许可证、行医许可证和养老拍照,其他都是企业在做,只是戴公益的帽子,早就进来了。中国现在是社会问题的大国,也是经济的大国,但是我们有大量的社会问题,房子问题、教育、医疗、环保等,这些需要大量的投资,尤其是养老。政府实际上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这些其实跟社会企业的目标都是相一致的。所以,中国一定是社会企业影响力投资的一个蓝海,中国不仅要亦步亦趋的学别人的社会企业模式,中国更应该引领世界的影响力投资和社会企业的超越。
【容蔡美碧】:其实政府支持是非常好的,因为我们需要创造一个好的环境,让社会企业来发展。除了认证之外,政府可以做的还有什么呢?政府在采购的政策上能不能把采购政策不只是看经济效益,而是要看社会效益。比如说政府要买一些什么服务,或者是什么产品的时候,也看看社会企业在这方面能够提供什么服务、产品给政府,可能不是经济最好的,但是可能带来的社会效应是最高的。如果改变政策,可以快速的帮助社会企业的发展。其中一个例子是英国,这个greenbook,每个政府部门做采购的时候很详细的写下来要达成的目标,其中要找一些有社会效益的企业来做投标,所以英国的社会企业为什么发展的这么快。私人采购怎么跟社会企业一起合作,我们在香港社区认证,社区总汇也鼓励上面的机构跟社会企业一起合作,支持他们产品各方面的发展,这其实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另外是跨界的合作,商界、社会企业、私人、政府,大家之间的合作也能够促成社会企业的发展。我觉得政府做一个超级的联系人,把这些不同的朋友拉到一起,让大家可以合作,不光是社会企业本身要发展。如果有这么一个大的环境,再加深认证,社会企业的发展会更好。
【赵萌】:政府和社会企业我觉得就像天然的合作伙伴一样,因为他们的目标和愿景是一致的,能力是互补的。有很多人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国政府像企业一样,其实更准确一点,中国政府有点像一个社会企业,用企业家的精神解决公共的社会问题,政府跟社会企业合作的时候面临着很多创新的地方,可能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创新我觉得就是怎么跟民间机构形成一个合作伙伴关系来解决社会关系。这个其实跟帮助政府的改革、探索社区自治,甚至推动当地的社会企业责任,跟政策改革的突破是直接相关的。比如说在认证这件事上,比如说政府扮演的角色和民间组织扮演的角色,比如说福田、成都这些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做了很好的榜样,起到示范的作用,在法律的层面把握住底线,民间机构深化标准,落实实施标准,在这个过程当中,政府通过各个角度来促进中介服务的提升,由民间机构承接实施专业机构,这些经验在其他社会领域的改革也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主持人-袁瑞军】:非常感谢,三位老师是有高度共识的,未来中国的社会企业发展显然是让政府和社会组织合作,协同创新的状态,这是必由之路。我在这边也想向各位嘉宾以及在座的朋友们报告,实际上国内已经出现了就是多元的状态,徐老师刚才讲,现在有慈展会的认证,地方层面现在是顺德、成都,未来的福田、北京的认证多少有点不同。不同的原因是需求围绕供给,每个地方围绕自己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找到最有效的办法。在这个过程中,1996年就有民非,民非从一种性质上来讲就是社会企业,2001年说社会企业就有很多的变化,这次出台的政策都是支持导向的,大家可以看一下福田区的扶持办法,政策支持力度非常大。现在各个地方看中社会企业的原因就在于它的有效性。我们在做试点的时候,赵老师已经出书的案例,以及我们做的各种各样的调研,充分的体现了社会在解决企业、在解决相关社会问题的时候,比起企业和NGO,它有自己很多的优点,这正是各方关注它、支持它、希望它发展的一个最重要原因。我们看到这样一些事实,也期待它更深的发展。感谢这几年关注社会企业认证,支持社会企业制度认证发展的各位朋友,我们慈展会认证体系,去年改成两年一届,基本上在没有经费的情况下,还是把去年的认证做出来了,三年有750家组织申报,最终认证129家,去年没有经费的情况下夏璇带队伍走访了全国70多家组织,106家认证了,他们走了70多家组织,到现场去看,有他们的坚持和付出才有今天的发展。希望大家今后继续大力的支持他们,也感谢三位嘉宾今天这么精彩的分享,也希望你们能继续支持做好我们的认证工作。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几位嘉宾,我们再做社会企业认证,目的不是说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东西,就像刚才石嫣老师分享的,我们觉得这个行业可能需要我们去做这个事情,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希望认证是一个开放的,认证是为了促进社会企业的发展,并不是说认证唯我独尊,我们欢迎中国出现更多有效的社会企业认证,从而推动中国社会企业的发展。
接下来还是一个圆桌对话,社会企业支持圆桌对话。有请嘉宾上台,成都市工商局新经济处副处长钟欣;福田区投资推广署副署长李凯先生;億方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李北伟先生;顺德区社会创新中心总干事李允冠;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社会企业商务中心主管谭颖茜女士。成都推出中国第一个社会企业的发展条例。我们也提到,成都今年刚刚推出极其强大的阵容构建社会企业的发展,从社会治理的角度促进社会企业的发展,也作出了极大的创新,成都市在推动社会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什么样的动机?承担什么样的角色?基于什么样的动机促使成都市政府做这样的事情。
【钟欣】:成都去年下半年开了一个会,在成都城乡城区治理发展大会发布了“推进城乡社区发展、建设和谐美丽社区的意见”。当时在这个文件发布之前,在会议召开之前,成都市委范书记到基层调研,走到一个社会组织那边做一个交流。我估计可能是因为他在那个地方第一次听说社会企业的概念,就对社会企业发展治理做了一些思考,觉得引入社会企业进社区可以促进社区发展的多元化,改变社区发展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所以当时他明确要支持社会企业发展。但是,社会组织在造血机制,持续发展机制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成都市工商局接到这个任务,经过比较广泛的调研,学习,我们第一次了解社会企业,了解社会企业生态系统建设的概念。经过思考以后,觉得理论界、学术界已经走的很远了,政府界也应该积极的补进,把这个生态系统建设好。工商局作为企业的登记管理部门,可以在社会组织之外打造一个跟社会组织并行的培育支持发展的系统。而且我们了解,就像徐老师说的,社会企业的目标符合十九大精神,也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而且也跟高质量经济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人民需求等都是密切相关的。我想发展社会企业是成都市政府一个必然的选择,也是一个坚定的选择。
第二个问题,我们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我们的作用是什么。工商局也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我们按照在文件里面说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我们跟社会第三方合作,在现有的法律法规的框架协议下,在国家正式立法之前,发挥企业登记关系,企业信息公示、监管、服务的责任作用。我们跟社会合作,打造社会企业从企业登记到评审认定到政策扶持和社会服务,包括以后的社会监管,紧密衔接配合的工作体系、工作机制。当然,这并不是我们最主要的目的,我们还是想通过树立社会企业的标杆,引导社会都投入参与社会企业的发展,这是最主要的目的。
【主持人】:从钟处的发言中可以感受到在座的社会企业家最开心的一点是我们的政府看到了社会企业家的作为,而且是一个正向的整合,所以它们才会推动社会企业参与到社区治理,这是一个好的趋势,可能2018年是政府参与社会企业的元年。接下来问一下福田的李凯老师,李凯老师在五年前专门写过社会影响力评估的很专业的论文,从您的角度来说,或者从您工作的角度来看,政府对社会企业,或者是社会影响力投资,这种创新的概念,你觉得政府能做些什么?或者说咱们之间能摩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李凯】:对我来说今天这个会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穿越,在下面跟赵萌老师交流的时候,我感觉这个会对我来说已经开了十几年了。2007年的时候圣艾利克斯大学教授开了社会企业,当时有杭州的一个高峰论坛,还有菲律宾的一个企业家学校。我觉得对社会企业来说,包括社会创新,福田已经在做的社会影响力投资,我们已经发了一个意见一个扶持办法,非常诚心的拿出大家看的到的钱,大家的看到的可以改变成本结构的,引导社会资源配置、方向,这样一些措施。我认为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延续。首先,我觉得在福田来说,在价值观、目标统一的前提下,我们的路径和战略选择是基于自己的资源,基于自己区域的定位跟特色。昨天在主论坛上何区长介绍的非常清楚,福田本身是金融核心区,刚刚跟赵老师也在交流,福田实际上是整个深圳市最像香港的一个区,地方特别小,78.44平方公里,当中还有将近一半是绿地,实际上只有不到40平方公里,这么小的地方,但是我们所在这个区域的CBD是比较密集的,一栋贡献超过1个亿的楼,在福田可以轻松的找出好几十座。
我们用我们本身有的这些金融的资源,依托自己的资源禀赋,促进社会的发展,定这样的目标,以这为价值观。何区长本身在长期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碳交易的体系他是最早的创导者。很多上市公司也可以找到很多有情怀的社会企业,比如说阳光微视,它在社会公共治理、安全治理角度的贡献我相信不比任何一家社会企业小。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每一个行为可以被监控到,还有什么胆量作奸犯科吗?我们有这样的资源,我们有这样的产业集聚,我们需要动员这些资源的力量,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达到我们的目标,实现我们的价值观。
我们在福田的一个优势,我们可以从金融发展到现在走过的路里面去得到一些教训,或者说去吸取一些他山之石的经验。金融业本身,在全球来看实际上我们是处在剧烈的变革期,受到科技、AI的冲击。金融开始进入到可持续发展领域,开始衍生出绿色金融。打造社会影响力投资高地,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力投资,社会的属性跟这个部分融合起来,把投资变成金融,这样子更加有包容性,更加有延展性,概念上更加立的住。在金融这个过程当中走过的路,实际上可以看得到绿色金融在借鉴传统金融的若干机制和所有的主体,所有的交易结构,所有的产品,所有的认证,还有监管,我们走的更靠前,在基础设施层面上,比如说人,包括和后端的司法纠纷解决、争议解决的这套机制,仲裁,包括全过程的留痕,防抵赖防欺诈,证据体系。把一个好事做好是非常有必要的,前提是要把底线想清楚。我在深交所研究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本来是一个好事情,是普惠金融。从2016年4月份到现在还在做专项风险整治,一个好事情刚开始,法规体系,法规行政、监控、行业体系还没有做好。我们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还是完整的体系在做,从目标,从政策,从机制,从主体交易,价值网络,过程时间、因果关系去认证,还有一些技术的支撑体系,技术设施的支撑体系,人才的支撑体系,包括理论的支撑体系,这些都有体现。
我们的机制上,我们还是小步试错的过程,我们更愿意把福田定位成实验室,希望可以复制,不排除在可允许的范围内犯错误。创业本身就是有风险的,我们希望犯错误,也希望大家跟我们共同犯错误。
【主持人】:刚才从他的发言中看到福田区的格局和信心,刚才两位政府的代表分享。为什么这次特别请到认证的二级机构之一,北京億方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李北伟,你们已经投了朗力,未来億方还会关注哪些领域?
【李北伟】:我们进入社会企业是相信社会企业这个全球性的运动会给社会带来积极的变化,这和我们基金会的使命有关系,我们基金会的使命是激发民间的智慧,共建美好公平的社会。我们认为社会企业会跟美好公平社会有关系,这是第一个考验点。比如说我们投了两个企业,2016年投了一家,2017年投了一家。我们在投的时候要结合使命来看,我投这家企业会不会真正的跟我们的使命是一致的,让社会变得更美好。我们投的第一家帮助工友之家的“同心互惠”,基本上是把工友需要的闲置的东西以便宜的价格卖出去,可以支持到打工子弟,我们认为这些价值观跟我们高度一致。这些工友在城市化过程中是城市的建设者,有必要作让社会来回馈建设者,所以我们投了。投朗力就问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会不会给社会加分,显然这也是非常直接的。65岁以上的老人有一半是因为摔跤而去世的,每摔一跤平均的医疗成本是3-4万,一个老人如果摔了之后会牵累很多人,不仅是配偶,子女的生活质量也会大幅下降。如果我们支持一个企业把适老化的事情做好,避免老人摔跤,让老人少摔跤,这种情况发生对社会是不是有价值,这是我们的基本考量。但是具体而言,我们看的时候也还有不同的角度。
【主持人】:李北伟秘书长刚才也说了很多,从使命的角度谈基金会如何支持社会企业发展,他们在投老人的时候也有一些好的经验,在座有基金会的代表和影响力投资机构的代表,会后可以跟北伟秘书长交流,他们有很多的经验在中国目前来看是非常难得的。接下来有请香港社联的谭颖茜。香港社联一直支持香港社会企业的发展,积攒了十来年的经验,而且香港社联非常好的融合了政府、商界,推动了社会企业的发展,香港社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香港社联的推动。请谭颖茜给我们分享一下这十多年来在推动工作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经验或机遇。
【谭颖茜】:大家好,我们发展社会企业已经有十多年,在2006年的时候200多家社会企业,现在已经差不多有700家了,发展很厉害。我想其中一个关键就是,一开始的定位很重要,香港的政府常常有不同的政策,不同的项目,我们推动社会企业的时候,我们不是跟政府讲这是一个短期的项目,我们跟它说社会企业是一个长远的运动。所以一开始的时候,我们每一年都会做社会企业的调研,我们不是从整个认证的方向做的,我们是从一个运动的方向做,因为我们觉得这才可以让更加多不同的团体来参与。
定位很重要,我记得在2005年,那个时候我们跟香港政府谈社会企业,2007年的时候有SARS,那个时候香港的经济很差,那个时候政府有一个方向的想法是社会企业可以扶贫。那个时候我们不是这样想的,我们想社会企业将来的发展是可以促进香港的经济发展,还促进一个产业,所以定位很重要。
另外,香港有一个民间主导,政府辅助的发展模式。我们很多不同的民间团体,我们都是跟政府没有关系的。政府做的就是给一些基金,给一些框架,其他的都是我们民间,有一个好处就是我们可以吸引更多对这个领域有兴趣的人。2014年政府推出5个亿社会创新基金,其实政府不管理,给我们去管理。这是很创新的做法,以前政府有基金,政府部门自己管理。那次他们自己不管理,相信民间的力量,所以让我们去管理,在短短三年的时间我们收到超过500份的申请,配出了超过1个亿的拨款,这是个经验。我今天过来,看到内地的民间团体的力量很厉害。其实我是面对一些很大的挑战。香港的市场是很小的,虽然我刚刚说我们有700家社会企业,但是都很小,它们的员工大概都是15人以下。如果大家有留意香港社会企业的发展,我们十年前谈平安钟,今天我们也是谈一样的。如果说中国的社会企业发展的很好的话,为什么我们的社会企业强的很强,小的永远是很小,是发生了什么问题?所以我想是出现了一些状况,可能是融资的问题,可能是市场的问题,我们民间做的很多都是小推动。我是希望大湾区的发展是不是可以给我们一些出路,可能我们有一些你们可以参考的地方,但我想有更多是我们可以合作的地方。
【主持人】:谢谢谭颖茜,短短的发言给我们提出了很多的思考和建议。希望国内的社会企业,希望中国能够向香港借鉴经验,建立社会企业基金,相当于半官方的机构来运营。刚才您提到粤港澳大湾区,大湾区的规划什么时候能出现,出现的时候经济领域和社会创新领域一定会有好的发展。这边的市场相对来说是比较大一些的,香港的市场相对比较小。接下来请李允冠干事。顺德是第一个区域性的推动了社会企业认证的区域,我们特别想听一听在您的主导下,顺德是如何构建社会企业支持的体系的和您的思考?
【李允冠】:相对刚才几位发言的前辈,因为他们都是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我们顺德是一个县,非常草根的,但是草根的东西往往对在座的也许会带来一些另一种感受。顺德往往是走在前面的,顺德是中国最早出现商业企业的,然后是最早出现民营企业的,到现在我们比较早的出现社会企业。从顺德看中国的改革开放或经济发展的样本,这个趋势是在那里的,徐永光老师说的,社会企业将来会是一个潮流,从公有制到乡村经济到乡镇企业到私有企业,到目前这种回归到混合型的,我觉得我们在座的也有信心。
刚才夏老师提到的支持体系的问题,我们资金上每年有超过5千万,社会企业都可以去申请。我们很草根,所以只能说一些草根的,比如说社会使命。怎么跟这些企业说社会使命的问题?社会使命、社会资本、社会创新,碰到社会使命的时候我们要找一些专业的机构,包括我们创新中心。跟他说,是推广顺德公共阅读问题的时候,不能拿了场地去做一些出租,要举办更多的活动。要让公共阅读衍生到社区,顺德地方小,要解决这些文化深根到社区,这是一个使命的问题。比如说社会资本,社会企业是最好的,又可以享受产业政策,又有道德的高地,拿着社会企业的品牌,义工帮助,企业家也可以帮助我,最后会谈到商业模式的问题。我们会告诉他说你可以成立你的理事会,各界人士的帮助,可以在社区请更多的义工,甚至场地人家都可以提供给你,可以降低成本。
第三是社会创新的问题,我们也引入提供商业模式的建设。我们会更注重实际,社会企业到底存在什么,有的社会使命很明确,有些社会资本很弱,有些是商业模式没有构建起来。我们通过各种手段帮助他们。
【主持人】:谢谢,您刚才也说到社会企业的发展过程当中,每一家社会企业是不一样的,我们在推动社会企业发展过程当中会发现每一家的需求不一样,我们在找共性的东西,或者是把需求做成标准化的东西,这个东西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用,所以有共性的东西,也有定制化的东西。顺德真的不是一个很草根的地方,顺德真的是非常创新。包括我们熟知的碧桂园、美的都在顺德,顺德为什么可以走出第一步,在座的学者可以去思考或研究,真的不是那么简单的去推动这样一个事情。
我们今天的主题是新时代下的社会企业支持体系构建,在座的有管企业注册的,也有基金会,专门以社会企业为使命的億方,也有香港社联的代表。我们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或者是求同存异的方式,如何构建中国社会企业发展的生态体系?
【李允冠】:谈到生态的问题,还是回到社会企业的本意,可能我的观点有点偏,社会企业,怎么找到真正的社会问题,如果社会企业没有找到真正的社会问题,其实它会越做越偏,没有用。但是现在对社会问题的研判是非常弱的,什么是社会问题?比如说医疗卫生的问题,投入大量的资本去建设医院,去治病,但是有谁去做国民的健康预防保健系统,我觉得社会企业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找到真正的社会问题所在,而不是表面的做一些事后补救的工作,能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政治文明的问题。为什么提政治文明的问题,社会企业是从西方来的,在中国的整个经济和企业的分类里面是没有的。我们怎么取得社会企业的身份让国家支持。如果没有国家的支持,国外的发展那么快都是有立法的,都是有税收减免的。我们通过做大去影响政府承认社会企业的身份,并且从法律上、税收上去支持,我觉得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商业文明的问题,社会企业最早源自于英国被资本主义的剥削,它的那种叛逆和反抗,不是一种企业的形式,它是一种经济的结构,从产权到管理到最后的分配,包括它的公有。如果我们仅仅从办一个社会企业去解决一个社会问题这么简单的看社会企业的本质和根源,我们是把社会企业的机制跟安排看清了,大的引领性就弱了,可以更深入一点,把社会、政治、经济整个体系构建起来。
【谭颖茜】:有时候我觉得我们对社会企业太多关注,太多爱了。在一开始的时候,如果我们是一个生态系统的话,生态系统是一个适者生存的系统,根据十多年的经验,有些是不能存活的就让它不能存活,正常的话就存下来。内地刚开始发展,所以给它很多关注,给它很多爱。如果它比较好的话是可以自我生长的,可能几年后我们没有那么多关注,哪些可以存活,哪些不能存活,我想我们要比较理性一点,才可以让社会企业的发展更好。
【李北伟】:我认为在整个社会企业运动或是社会企业生态一共有五架马车,億方参与了其中四架马车,我觉得时机还不到。首先是学者共识,第二项是社会企业家的实践,我们億方直接投了两家,而且跟社会企业家有联络。第三是政府倡导,我们现在非常密切的关注了顺德、成都,成都我们还是比较想积极的介入,包括福田区的绿色金融我们也在看,北京选了12个样板企业。还有第五架马车是公众认知,我们认为公众认知要靠后面的。第四个是投资界的介入,现在我们说影响力投资,其实没有多少影响力投资在投。这些里面逻辑的时机是有先后的,第一是学者和实践者,这个先后有点说不清楚,我们的政府已经跟上了。基本的原则是有条件就去上,我们能够上哪一个马车就推哪一个马车,这个马车走的慢就推另一个马车,没有条件的就等等再上。
【主持人】:非常清晰的思考五架马车,大家可以对应一下我们可以上哪一架马车。
【李凯】:既然是一个生态系统,一定是多样的,有包容性,包括有不同意见,没关系,这是必然的,是其中应有之意。第二,这是一个演化的过程,而且是共同演化的,刚才北伟秘书长说的五架马车,谁在前面走,谁在后面跟,谁做了什么,大家在互相观察。出来一个文大家都在看,意味着什么,接下来可以采取更进一步的行动,更进一步的行动可以成为别人模仿的对象,彼此之间都在观察。第三个维度,做这样的工作,我们花了这么多的时间在这里参加这个会,今天深圳已经进入盛夏,这样的工作,到底我们这个行为本身是不是(英文),我们有些(英文)让各方都能够接受的(英文)我们确实是要这样的结果,这个是符合我们的价值观的。
【钟欣】:成都在做文件的时候实际上还是有一些变化的,最初政府想大包大揽一切,后来政府深入市场,发现这个界限还是要理清楚的,哪些该政府做的,哪些该社会做的,哪些该市场做的,该你做的做好,不该你做不要插手。现在成都做制度上的支持,接下来着力做社区需求的开发,再好的种子还要土壤才能生根发芽,对接需求,给需求和供给方搭建一个平台。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这个环节的分享到此结束,非常感谢几位嘉宾的分享。国内的认证不是只有一家,各地,不管是顺德还是成都,都会简单推荐一下自己。接下来有请顺德社会创新中心副总干事程华伟为我们带来顺德区第三届社会企业认证启动发布。
【程华伟】:各位小伙伴们,大家下午好。我这里其实不叫发布,但是我更想把它定义为一个招商,我是希望在座的社会企业家们都来顺德开办你的社会企业。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下顺德在这方面的做法,还有我们的一些支持政策。基本上在座的都了解社会企业的概况,刚才几位专家都谈到了顺德是社会企业的先行者,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顺德在社会企业的一些数据。虽然我们走的比较早,但是我们的数量目前来说真的不多,所以我们期待大家都来顺德开办社会企业。
我们现在总共有19家社会企业,包括其他的一些意向的社会企业,总体数量大概在30家左右。业务范围和分布这些就不再介绍了。(PPT)这是我们之前推动方面的投入,还有一些经济社会效益方面的情况,后面的案例不再多介绍(PPT)。
刚才我们几位老师都提到社会企业需要不同的标准,我们顺德是最早在全国开展社会企业认证的,虽然我们是一个小地方,但是我们有自己的坚持和主张。首先,我们要求的社会企业必须是在工商登记注册的,也就是说你无论是工商登记注册的企业还是公司,或者是个体工商户,或者是合作社,只要在工商登记的都欢迎到顺德认证。其他的情况基本上都差不多,社会目标优先,以及解决社会问题的效能,这个效能就是持续的运作你这家企业的能力。
具体的一些指标,如果是通过我们的申请,到时候我们会有具体的一些,在业务领域、利润分配、资产处置、经营年限方面的要求。认证的基本流程,我们今年跟慈展会一起合作,大家可以通过慈展会统一申请。我们认证的对象,刚才提到了认证的主体是工商登记注册,认证的对象是希望在顺德注册,当然,如果你在顺德注册不了也没关系,如果你计划未来在顺德落地,或者是在顺德开拓市场,都欢迎你来,甚至来参加我们的认证,我们也希望顺德本土的企业走出去,比如说碧桂园做教育扶贫和产业扶贫,它们有意向做社会企业,我们也会对顺德创办的社会企业进行认证。
你加入顺德,在顺德做社会企业有什么优势?虽然上面列的比较虚,但是每一条都做的非常实在。首先看资源方面,无论是成都也好,福田也好,它们都有丰富的政府的支持,我们在这方面开展的最早,在政府方面的支持相对来说已经有比较完善的配套,我们主打的优势是我们有丰富的民间资金,我们有认同社会企业理念的基金会,有认同社会企业理念的共创孵化器,还有创业空间等等这样的机构存在。
第二点概括为专项培训、行业交流,更把它作为一个发展社会企业的土壤,顺德从2012年有社会企业的理念,到今天已经有6年了,我们在6年的时间内已经培养出来了30-50个社会企业的群体,有这么多的小伙伴跟你一起创业,我相信你在这里不会感觉到孤单。
最后一个方面,我们会为你的社会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开发一些相应的市场。最后,非常欢迎,非常期待,非常热情的邀请大家关注我们中心的公众号,通过我们的公众号就可以与顺德连接,也可以来顺德这个美食之都,大家在美食之都一起开创美好顺德社会。谢谢大家!
【主持人】:下一个环节邀请成都给我们推荐成都在社会企业政策方面的做法和资源。
【钟欣】:大家好,成都的政策是今年3月份经过市政府常委会审议通过,4月9日才刚刚发布的。政策虽然已经制定,但是相关工作还没有完全的铺开,所以在这个场合简单的跟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一些相关政策。我们的政策是以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的,主要是立足于政府的引领作用,支持社会力量创办社会企业,打造支持社会企业发展的生态系统,搭建社会企业发展平台。
这个意见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最主要的特点,我们给社会企业下了一个成都的定义,慈展会认定的社会企业也是包括社会组织的,我们准备在社会组织支持发展系统以外打造一个跟它平行的社会企业支持发展系统,所以我们对社会企业的定义是确定为经企业登记机关登记注册,协助解决社会问题,改善社会治理,服务于弱势和特殊群体、社区运营为主要目标。以创新商业模式、市场化运作为主要手段,所得盈利应按照社会目标再投入自身业务用在社区或公益事业。且社会目标持续稳定的企业类型。这个概念比较复杂,在具体操作层面我们希望更详细一点,对基层操作会有比较好的指导意义。
通过评审认定培育一批社会企业,主要是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形成一个可复制的制度性的成果,鼓励全市的社会力量,包括外来的,我们欢迎外来投资参与社会企业机制的全面形成。
建立了三个机制,建立社会企业培育发展促进机制;营造支持社会企业发展良好环境;建立健全社会企业监督服务体系,重点是三个体系、两个平台,三项制度,其中两个制度是依托社会第三方跟第三方合作打造的。我们一再强调社会企业不是因为登记而产生,而是因为评审认定而产生,我们的登记就是企业的登记,我们通过制定61号文件的配套注册,下一步要公开发布社会企业的参考示范文本。在社会企业章程里面,有跟一般的普通的商业企业的区别,它有社会目标、分红或资产锁定的内容在里面。财税、金融、行业支持政策还是比较粗的体系,下半年会出台相关政策汇总发布。关于监督方式,参考理论界轻触式的监督原则,认定以后做一个专门的标识。是因为社会企业有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经济属性监管跟普通的商业企业一样,依法监管。对社会属性的监管,刚才说的三项制度,信息公开披露制度等,这个系统跟国家级的是不一样的,国家级的系统是按标准来制定的,在现有的情况下不可能进行改造,但是成都的系统可以对系统公示的信息、数据进行改造。
我们对61号文件的配套文件,昨天已经上了局长办公会,已经审议通过,很快我们会对社会公开发布,工商局根据自己的职能对社会企业的登记,从服务,信息公示方面会有一些配套的政策。主要是五块,社会目标、使命、社会责任,利润分配,不是说要求不能分红,或者说必须按比例进行分红,其实可以自己选择的,包括资产清算,都是由他自己选择。
部分内容,支持社会企业依法登记并开展经营活动。企业类型暂时限制在公示类型上,可能以后会有调整。还有一个比较创新的政策,对获得认定的社会企业允许在企业名称增加“社会企业”字样。我们在2018年要启动首届社会企业认定,认定的条件跟顺德也差不多,一个是提交社会企业章程,公司成立一年以上。大概就这么多。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钟处,她刚才提了很多创新点,在公司名字加上社会企业是中国独一份。接下来的环节是本次分论坛的压轴的高潮,慈展会从2015年开始推动中国社会企业的认证,这条路确实是挺难走的,但一直在坚持,到今年已经是第四届了,接下来有请典春丽给我们介绍2018年中国慈展会社会企业认证推介。
【典春丽】:非常感谢大家坚守在这里听完最后一个环节。中国慈展会2018年社会企业认证的发布。我很荣幸,因为社会企业的认证是6家主办单位,我是代表我们6家在这儿向大家隆重的推出2018年的认证。
认证简介,分享往届的数据;2018年认证发布,也给大家介绍一下认证的后续服务。慈展会的社会企业认证由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独立运作、专业服务,每一项都有它的内容。政府引导实际上是在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这个大平台上,交流展示会已经举办过五届。社会参与是在慈展会这个平台上,有6家主办单位共同主导社会企业认证。独立运作,我们也有专业的认证机构进行认证。专业服务就很好理解了,我们也对后续提供一些专业的服务。
大家也看到了,我们也在强调我们是在探索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企业认证,这也是基于北大和人大袁老师、赵老师不断的探索研究,对于社会企业认证的标准体系,特别是到今年我们在这种标准体系下又有了新的发展,所以称之为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企业。
愿景,我们通过创新、专业和可持续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实际上是要提升广大民众的社会和经济福祉,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6家主办单位,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尤努斯社会事业与微型金融研究中心、億方公益基金会、国际公益学院、中国公益研究院。这六家主办单位,其中要隆重的介绍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它是国内较早关注公民社会领域的研究中心之一。这个中心一直在倡导社会治理和社会创新,也获得了改革开放30年社会人物称号,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余科品(谐音)教授,袁瑞军老师就是在公民社会研究中心担任副主任。人民大学尤努斯研究中心,人大的尤努斯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和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尤努斯教授联合发起成立的,它是一个非营利性的学术机构,它的使命就是通过系统的研究与教学,与国际上其他机构组织开展深入紧密的交流与合作,持续的提升中国社会创业者的发展水平。大家在第一个环节和第二个环节已经看了,赵萌老师对社会企业家精神这本书的发布,我们也很期待在一个月之后对社会企业认证标准的进一步界定,由二元的结构变成多元结构的一种体系。
億方公益基金会,刚才大家对李北伟秘书长都有很好的了解了,重点是资助在公益研究和社会企业投资两个方向,2016年就发起了中国社会企业认证标准体系的研究项目。所以说,我们现在基于的社会企业认证标准体系是億方基金会资助进行研究的。同时,它也作为中国社会影响力投资界的佼佼者,已经成功的投入了2家社会企业。
国际公益学院和中国公益研究院,国际公益学院由比尔盖茨、牛根生、达理欧、何巧女、叶庆均等五位中美慈善家联合倡议成立,它们是以培训、构建支持中国与世界公益慈善领域的知识体系为使命的学院组织,包括最早的中国公益研究院,它们本身在中国公益慈善界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还有两家非常重要的执行机构,深圳市社创星社会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国际公益学院公益金融与社会创新中心,都是由它们做执行工作。简单介绍一下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全国工商联、广东省政府、深圳市政府和中国慈善联合会共同主办,深圳市民政局承办,深圳市中国慈展会发展中心具体执行,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国家级的一个综合性国际化的年度慈善盛会。自2012年起,中国慈展会已成功举办5届,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港澳台地区,吸引7484家机构参展,对接项目2185个、金额324.53亿元,观展人数达82.6万人次,已成为推动社会建设和慈善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整合平台。
下面跟大家分享往届慈展会认证的数据,截止目前已经进行了三届,从2015年首届认证7家,2016年是16家,2017年是106家,三年累计是129家。慈展会的认证区域覆盖了全国的七大地区,21个省直辖市,39座城市。整体来看社会企业主要还是集中在一线城市。领域的分布,目前慈展会所涉及的14个公益慈善领域,在无障碍服务、养老、生态保护和青少年儿童是最受关注的。从机构的主要收入来源来看,从认证的100多家社会企业来看,超过八层的机构是通过提供产品或服务给政府或市场来获得主要的收入来源,大多数的社会企业是有很好的发展可持续性。作为认证的社会组织,认证和刚才的顺德、成都有一点不同,认证的对象除了企业还包括社会组织,而且这个社会组织在收入方面相对于传统的慈善组织对政府的依赖已经进行了大大的改变。(PPT)67%都是在市场上得到收入,这一块是很可喜的。更多的报告有微信公众号,欢迎大家下载。
下面进行2018年慈展会社会企业认证的发布,2018年中国慈展会的社会企业认证仍然是有四条标准,跟2017年的相比变化不是特别大,其中有四条标准,第一就是在中国(含港澳台地区)经合法登记注册成立一年及以上,全职受薪团队不少于三人,具有健全财务制度、实行独立核算的企业或社会组织。
企业或社会组织以解决社会问题、改善社会治理、服务于弱势或特殊群体,促进社区利益、开展环境保护等为首要目标或宗旨,同时有机制保证其社会目标的稳定。通过市场化运作创新解决社会问题,对你的社会目标要用创新方法去解决。其社会影响力与市场成果是清晰的、可测量的。下面还有二级、三级指标,包括定型和定量的,下面会有专门的报告会给到大家,大家在网上可以直接下载对照来申请。
今年也是对社会企业进行三大分级,金牌社企、中国好社企、社会企业。认证的五大目的是倡导社会创新理念、推动品牌体系建设、提升专业赋能服务、构建跨界合作网络、优化社会投资环境。认证时间安排6月份开始开放认证申请窗口,结果发布在第六届慈展会,9月20-22期间。
后续服务,“1+6”服务,包括培训、传播、管理支持、金融服务、对接渠道、孵化器,这里面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希望大家能够更多的关注慈展会的社会企业认证,在这里面也找到你们需要的服务,如果有什么疑问可以随时进行咨询。
中国慈展会的社会企业认证离不开大家的支持,合作伙伴(PPT),包括学术支持、赛事合作,基金会合作、合作机构、法律支持,投资机构,区域合作等,再次感谢合作伙伴对认证的大力支持,希望在2018年能够继续进行合作,也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把社会企业认证这项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实现我们建设中国的社会企业强国目标。再次感谢大家。谢谢!
【主持人】:非常感谢典春丽秘书长,后续认证工作欢迎大家持续关注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企业认证历程及本土化发展分论坛到此结束,非常感谢各位嘉宾与参与者的支持。
编辑:熊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