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社会企业
来源:中国社会企业与影响力投资论坛2019-02-15 12:50:00

时间:2017年6月12日  上午

地点:三层紫金A厅

主题:分论坛一  科技助力社会企业

以下内容来自各位嘉宾在中国社会企业与社会投资论坛2017年会分论坛上的发言整理稿节选,未经本人审核

张洪生:尊敬的各位朋友、各位嘉宾,早上好!经过昨天一下午非常热烈的讨论,现场非常火爆,据说有1500人参会,今天上午估计是昨天讨论太热烈了,今天上午相对人少一点,但是不妨碍我们今天上午作为本次论坛分论坛第一个论坛的会议内容的重要性,今天有重量级的大咖来到我们现场,有中国公益界的鼻祖、元老,我们老师级的人物徐永光先生到场,大家欢迎!还有央视《社区英雄》的总导演吴卉女士,还有我们麻省理工学者Sara来到现场,大家欢迎!今天演讲的嘉宾,还有昨天我们已经现场进行过探讨的众托帮的总裁乔克先生,大家欢迎!还有广西水产科学院的副院长黄黎明先生,今天是加速公益基金会负责的分论坛,加速公益基金会的理事长李鹏先生、秘书长李德新(音)先生也来到现场。

我本人是中国传媒大学的教授,我叫张洪生,同时也是加速公益基金会的发起人,对加速公益基金会我有很深厚的感情,去年年底刚刚注册成功,今年也是刚刚开始,还是一个成长中的“婴儿”,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所以我们希望通过今天的论坛,能够得到徐永光老师的指导,也得到各位同行的支持和关怀,希望我们现在正在推出的项目,能够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这就是我们加速公益基金会的希望。

今天论坛的主题是是“科技助力社会企业”,那么如何通过科技的力量来助推公益,助推社会企业的发展,我想这是一个大家都十分关注的问题。当然了,科技,昨天我们主论坛上很多人都讲了,设计思维的概念,那么科技和人文是要结合在一起的,而公益是整个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文化板块,文化的构成,它不仅仅是我们一种善心,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通过技术的力量进一步提高我们社会发展的文明程度,是我们大家都共同希望的,当然我们也知道,昨天任志强先生讲了200年以来,我们的GDP可以说是人类史上创造90%多的GDP。

但是我们也看到,这200年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业的进步,我们的地球正在蒙受着巨大的损失,不论是在环境、能源、水,还有人类的行为都经过了很多曲折的道路。那么发展的问题靠发展解决,所以我们今天论坛的主旨发言就是科技加速未来。

有请我们的敬爱的徐永光老师。有请!

徐永光:今天非常高兴,一到会场看到来自广西的小牧渔社区项目,这个项目是在广西的三江侗族自治县,我31年以前在侗族自治县待了两个月,那时候我是团中央组织部长,下基层做调查,就在那个地方,发现了教育落后,激发了后来做希望工程,希望工程的灵感就是来自三江,还有柳州地区的金秀这几个县。我当时到了三江一些地方,有两个地名,一个叫富禄,过去也是蛮繁华的,还有一个叫同乐,但是穷到什么程度呢?人均年收入就是50元,他们吃的东西,肉、鱼生的就放在那里腌着。

11年以后,1997年我又到了三江县故地重游,发现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当时我还写了四句打油诗,叫做“富禄街头曾彷徨,愁肠欲断同乐乡,只因小平路线好,财源滚滚达三江。”很高兴,这个题目非常的契合,科技助力社会企业,或者科技助力我们人类的未来。

还是要从一个热门话题来说,摩拜单车,这次人气很大,现在一些公益群里还在争,说摩拜单车算社会企业就乱了套了,我不是为摩拜单车辩护,它申请了两个奖项,一个是环境,一个是互联网+,结果两个评委小组都通过了摩拜单车入围,他们的根据一个是摩拜单车解决公共交通的最后一公里,它是减少了交通拥堵,减少雾霾,能够让我们骑行者有健康,最近人家见到我说,永光你怎么最近苗条了,瘦了,肚子小了,因为我现在就是六个单车APP在我的手机上,我见什么就骑什么,哪个今天是免费我就骑什么,我已经骑了1000多公里。

那么1000多公里按照丹麦的一个研究报告,丹麦是一个自行车王国,哥本哈根52万人,有56万辆自行车,丹麦53%的议员骑自行车上班,丹麦有非常严谨的研究报告,对自行车的骑行有一个评估,一个数据是如果一个人骑车1200公里,他可以减少一天病假,说明他健康了,因为骑自行车哥本哈根的居民每年减少了100万天的病假。

还有一个数据,就是骑自行车和开车对于资源的消耗,对政府的公共财政的消耗是不一样的。丹麦的评估是每骑车一公里和开车一公里相比,你能够给丹麦政府节省0.8欧元,丹麦570万人,每天丹麦人一天骑车平均是1.5公里,所以他们每天因为骑自行车给丹麦政府节省了684万欧元。

我做一个跟中国的对比,中国城市人口有8亿,假定我们只算城市人口。如果每一个城里人每天骑车1.5公里,那么他和开车相比,给国家节约不要说0.8欧元,就算节约0.8人民币,那么每天可以给国家节约3500亿。因为这种共享单车的发展,可以说(不再开)汽车的人越多,给政府省钱越多,给汽车修路和自行车道不一样,还有雾霾减少了,对于雾霾治理的投入也减少了。

摩拜单车和其他的单车我觉得他们是同类型的,他们进入的领域叫什么领域呢?公共交通领域。公共交通领域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领域,现在私人的投资用市场化,用竞争性的手段来进入了这样一个公共领域,或者准公共服务领域。

通过他们的竞争,最后拼烧钱,烧掉几百亿,最后烧出了一个对老百姓,对国家有益的骑自行车骑行系统,你说多么好的事情,不用国家花钱,私人花钱。服务于公共交通,带来的正面的效果是非常非常的多,我觉得他非常符合我们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叫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现在的科技创新,尤其是信息技术革命,带来了整个市场非常大的变化,从阿里巴巴到腾讯到京东这些机构,大量给社会提供免费的服务,共享经济。像百度,现在百度人工智能的刷脸技术,已经可以是跨代辨认,可以是小时候和长大了以后的识别。已经帮助宝贝回家找到了失散的孩子。

昨天我们听到了众托帮,众托帮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利用区块链建立互助保险,就是给很多因病有困难的人,提供了非常及时的救助,所以发展那么好,已经是1200万人。我写文章你们才700万,几个月过去1200万,非常非常好的一种发展趋势。

科技给我们社会带来了这么多的福祉,那么公益怎么样接受科技给我们带来的福利,给我们的机会,我们要创新,能够和商界、公益界一起,创造一些有效的解决社会问题的模式。

这个对我们公益部门来讲,既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也可能是最后的机会。因为如果我们还继续那么保守,固步自封,用道德绑架、道德审判来看待我们的行为,公益早晚会出问题,会被抛弃。谢谢大家!

张洪生:非常感谢永光老师的演讲,我们加速公益基金会也非常荣幸邀请我们徐永光老师作为做顾问,有请我们李鹏老师给徐永光戴上徽标。

李英:刚才永光说的说到我心坎里,我7点一刻从军博就出来了,我就在想公共交通问题。再智能的大脑也拼不过限行,领导出行,堵在木樨地桥上45分钟没动,我想如果想推动科技发展一定是企业、科研人员以及政府共同努力才行。这个政府不告诉企业说要限行,再智能的大脑也不可能让路通。感谢永光老师。

徐永光:我还有一个本来蛮想讲的一个重要问题,比如说我们食品安全是社会最大的痛点,现在也有很多机构在生产出好的食品,因为我已经发现很多好的东西,通过运输渠道,最后收到的时候已经被调包了,我直接看到的案例都很多。我想用什么样一种科技的手段,有好东西,最后在物流的环节,虽然物流好多机构是不错的,但是出了问题你找谁呢,通过的环节太多了,有没有一种技术让整个流通渠道随时识别不会被调包,这是一个真实的社会问题。所以一些做有机农业的,做好食材的机构受困于这个环节,有没有科技的手段来介入解决我们食品安全的痛点。谢谢!

张洪生:刚才永光老师的演讲我特别有感触。第一,我们未来科技创新的方向是要解决社会问题,而通过科技的方式,不但提高我们的生产生活的效率,而且给我们提供一个非常安全、高效、优美的这种生活环境,最后的结论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之下,我们希望社会所有的企业最终都将变成社会企业。这才是我们公益的力量和公益的理想。再次感谢永光老师。

下一个环节我们将有请今天我们三个案例分享人进行分享,第一个分享的就是我们广西小牧渔项目的负责人李英女士,大家也看到了,李英女士穿着漂亮的民族服饰,非常重视这次活动,也重视这次演讲,拿出了最高的礼仪来到现场,所以大家掌声有请李英。

能先给大家介绍你这个民族服装吗?

李英:大家好,我是广西水产畜牧兽医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我穿的是广西侗族的盛装,我们老乡知道我要来参加这个会,特地把她结婚的服装借给我穿,让我代表湘江的老乡们给他们做一个展示。下面我开始我的分享。

(视频)

我们的项目就是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刚才视频中的这个小姑娘叫做小珍,她就是来自于侗族自治县。这是一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在三江侗族的山区,像刚才小镇那样的留守儿童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我的小伙伴们是一群年轻人,我们帮助三江的孩子们建过教学楼,建过幼儿园,还送过图书等等,但是都无法解决孩子们的根本困境。那就是父母的爱与陪伴。

我的团队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养殖技术,因为我们的志愿者都是来自水产畜牧业的科研院所,其中我们的水产高级工程师就有20人,稻鱼生态综合种养技术就是我们最擅长的。稻鱼生态综合种养技术是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相结合的生态循环型农业生产模式。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可以帮助农户在家乡实现脱贫致富,吸引更多外出务工的爸爸妈妈回乡发展,让老人有所依靠,让孩子有一个完整的家。请看一下我们是怎么样实现我们这个目标的。

这就是我们的运营模式,小牧渔+合作社+贫困户,小牧渔扶贫服务中心发挥科技优势,指导贫困户开展养殖,然后合作社负责组织、协调和管理农户,产出的农产品再由小牧渔统一回收销售,销售所得继续用于项目的发展。这样的良性循环可以让我们的项目具备造血功能,就避免了只投入不产出的弊端。

目前我们已经开展了以下工作,首先是鱼苗繁育,小牧渔帮助三江县建设了三江鱼苗繁育厂,解决稻鱼种养的第一步,也就是鱼苗的供应问题。

第二就是我们截止去年年底,共帮助了978户贫困户发展稻鱼综合种养,今年我们计划再帮扶408户贫困农户。

第三我们要建设标准的稻鱼基地,我们指导农户进行统一标准的稻鱼基地建设,做到稻田改造标准化、稻鱼养殖标准化、水稻种植标准化。现在我们三江的稻鱼基地已经有1309亩,今年我们将扩大至2000亩。

第四就是产品的回收销售,产出的稻鱼产品,比如讲大米、鱼等等,我们都在进行打品牌做销售了,就在去年的春天我们的生态米已经卖的脱硝了。

科技就是生产力,那么我们运用农业技术支撑的稻鱼生态综合种养,到底给三江的老乡们带来了什么呢?首先,我们带动了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我们可以看到这组数据,在我们发展之前一亩稻田的收入是不到2000块的,发展稻鱼生态综合种养以后,每亩收入最高就可以达到1万块钱。

我们统计过,到去年年底我们小牧渔在三江发展的稻鱼种养的978户农户纯收入总共增加290多万元,平均每户下来增加了3000元。大家不要小看这3000块钱。

在人均不到1亩的贫困山区,这已经足够一个山里的孩子一年的学习生活费了。其次稻鱼综合种养提高种粮的积极性,实现粮食安全。我们水稻的产量在发展稻鱼综合种养后,一般能增加5%-15%。

第三我们可以维护这个生态环境,稻鱼生态综合种养要求是少施化肥,少用农药,就可以提高了我们水产品和水稻的品质,确保了我们舌尖上的安全,达到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目标,还乡村一片绿水青山。

第四我们取得了很好的收益效应,我们项目在第三届全国青年志愿服务大赛中获得了银奖,还有就在今年的3月,我们也有幸入选了中央电视台《社区英雄》节目的录制,并在现场PK环节中胜出,赢得了北京加速基金会支持的30万元公益金,我们在此非常感谢。我们将用好这笔奖励金,继续致力于扶贫事业。

将来我们打算这么干,首先我们想用商业的力量引领公益发展,虽然我们现在只是一支志愿者服务队,但是我们有科技,有理念,我们更有已经初见成效的良性循环运营模式,我们已经具备了建设一家社会企业的良好基础,所以我们小牧渔正在转型,我们将通过社会企业这种灵活的商业化运作模式,构建一个相互支持、协作的社会企业体系,更加有力的推进公益事业的发展。

第二,我们将运用科技提升品质,我们将终于稻鱼科技研发,为农户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技术服务,打造统一标准的高品质的稻鱼产品。

第三,我们用产业加速发展,我们将来要走一条一、二、三产业发展的路子,我们非常希望能够建立起自己的稻鱼生态农产品加工厂,提高这些产品的附加值,最终实现农户利益最大化。

第四,用品牌创造效益,三江稻田鲤鱼获得国家地理产品登记保护,除了三江,除了广西,我想很多人都不知道,我们就是要为这些急剧文化地域特色的稻鱼生态产品打造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知名品牌,相信那个时候我们的收益就不再是亩产1万元了,有可能是2万元,也有可能是10万元。

任何社会企业的公益之路都不会是一帆风顺,我们也不例外,目前我们也面临着三大难,缺人、缺钱、缺关注。但是我想困难是压不到小牧渔的,我们已经做好了人才规划、投资项目企划书、宣传推广方案等等,特别是现在我们小牧渔急需建设一家稻鱼产品加工厂,我们已经做好了项目投资策划书,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

最后,我想说小牧渔稻鱼生态综合种养在科技致富乡村,推进新农村建设方面创造了新方法、新模式、新思路,是可以复制,也是可以持续发展的。然而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汇聚更多的力量,才能创造无限的可能。

所以我们希望得到大家的关注,希望您能了解稻鱼生态综合种养,希望您把这种扶贫的模式传播出去,希望能让更多的农户知道在家乡种田养鱼也能走上致富路,希望在田间劳作一辈子的老人有所依靠。最后祝愿村里的每个孩子拥有一个完整的家。谢谢大家!

张洪生:感谢李英,也感谢中央电视台《社区英雄》给李英稻田项目做宣传。加速公益基金会支持小牧渔一定金额的经费,在今天论坛上李鹏理事长委托我再次表达,咱们成立了小牧渔这个项目公益中心,再次追加3万块钱经费,用于中心的建设,谢谢李英刚才的演讲。

李英的小牧渔项目既有扶贫,又有公益,乔克先生他旗下的众托帮用互联网+公益加互助方式,给大家解决共同医疗健康的渠道和方法,他们到底怎样依托服务力量实现共享。请乔克给他们介绍一下他们的心得。有请!

乔克:大家好!其实在很多的会议和论坛上我都介绍过众托帮,也有很多朋友对众托帮都还算比较了解,从去年我参加各种会议,需要反复的用很长时间来介绍众托帮到底在做什么,到今年我参加各种会议的时候,大家可能对众托帮的情况都比较了解,而且很多与会的朋友都加入了众托帮,成为了众托帮的会员。

我想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在这个论坛上去讲一讲,到底科技对众托帮的发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我们都知道众托帮其实是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是解决普通的老百姓生病有钱治的问题,第二个是解决大家不要生病乱投医的问题,所以说我们是通过科技来实现了这样一个事情。其实从众托帮在做的事情本身来看,自古以来在远古的时候都有很多这样的案例。比如说在威尼斯商人的时代,比如说在地中海的时候有很多的渔船,大家彼此之间的一个共济和互助都存在这样的情况。

为什么在现在它可以变成了全民都参与的事情呢?

在过去这种医疗互助,大病互助仅仅只能存在在熟人和小范围的熟人圈当中,相当于朋友圈当中。但在今天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才能够迅速的在非常大的人群当中去实现。

上个月,因为正好召开“一带一路”的会议,我在北京见到柬埔寨的首相洪森,他对于众托帮的项目非常感兴趣,当时我就问他,我说柬埔寨的移动手机普及程度怎么样,他说一般,人均有2台,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全球数字化的速度都非常快的,其实意味着数字化的公益,或者叫科技加速公益的时代真正的是到来了。

刚才永光老师讲食物安全的问题,去年的时候众托帮就想过这样一个事情,我们自己有一个区块链的技术小组,大家特别希望通过区块链来解决方方面面的问题。我们现在是通过区块链来解决到底为什么大家能够相信众托帮,相信我们的数据在众托帮是安全的,相信我们的数据在众托帮不可以篡改的,相信用户得了重大疾病在众托帮是可靠的,也是底层搭建了区块链的技术。

去年有工程师提出来是不是可以用区块链解决食品安全的问题,用区块链的技术能够从源头到消费者手中,每一个环节都在区块链上能够体现出来,让每一个人在买任何一个食品的时候,能够去查到这个食品是从哪来的,所有的过程都能够一目了然,而且无法去进行删改,所以这个都是科技能够对我们进行的改变。

内容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怎么通过科技来做这些事情。在这个月众托帮即将发布我们3.0的版本,我们3.0版本其实就结合了人工智能,通过人工智能来去让众托帮的产品更加有效。

我们现在是用到了Google的AlphaGo的深度学习系统,机器人学习的系统,因为他面向全球进行了开源,我们迅速的跟进,让我们机器人帮帮在这个月会跟所有众托帮的用户见面,下个月初我们也会召开众托帮3.0产品的发布会,我们的机器人帮帮他会作为一个健康的小助手,他在各个领域会跟大家见面,所以随后众托帮的用户会在众托帮千人千面,万人万面,根据不同的情况,根据健康情况,生活习惯来给您推荐相应的产品,推荐相应的内容,包括他会一直跟随我们的寻医问药,跟随医生的见面,最后真正变成和医生见面非常好的健康小助手,我觉得这些都是通过科技来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通过科技让我们的健康得到保障,通过科技让我们未来能够没有后顾之忧。众托帮做的就是这些事情。

其实贫困问题是一直以来是是我们习大大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习大大也在讲精准扶贫。什么叫精准扶贫呢?我们觉得精准扶贫就是要借助科技的力量,能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去扶贫,这才是精准扶贫。

众托帮目前也是不用国家一分钱,我们通过这种互联网+医疗互助的方式,现在的注册用户达到了1200万人,我们的缴费用户达到了800万人,所以在众托帮平台上有一个用户他发生了重大疾病,他需要30万的医疗费,平均每个人只需要帮助他4分钱就够了。在今年众托帮每款计划不一样,最高支出计划的帐户人均只支出了3毛多钱。

众托帮会一直致力于去解决大家的大病医疗和大病医疗费的问题,也相信我们会走的更好,也希望科技让众托帮加速发展。谢谢大家!

张洪生:感谢乔克先生,大家意犹未尽,时间太紧了,大家还有什么想交流的可以底下继续跟乔克先生交流。

下一个我们有请来自美国MIT社群中心的主管Sara  Monteabaro给大家介绍MIT在解决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他们所做的工作。其实我们加速公益基金会成立的时候也是这个宗旨,但是我们确实是刚刚起步,所以今天请她给大家讲一讲。

Sara  Monteabaro:大家好!我想首先感谢主办方,社企论坛邀请我来做这个发言。我们知道中国的社会企业发展也非常磅礴,我也向在座的各位表示祝贺。你们一直都支持社会企业这样一个想法,用自己的方式来为社会企业以及社会企业家精神的发展作出贡献。大家刚才也听到了,技术如何能够加速社会企业的发展,这是在中国的一些情况。我想跟大家介绍一下技术在其他地方,在其他国家是如何促进社会企业发展的。

首先,我想跟大家讲一下我们这个机构Solve和我自己,我是MIT负责社区项目的。在Solve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发现一些解决地方问题的持续解决方案。在MIT的校长,他说在解决世界面临的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做好铺垫,来找到足够的技术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找解决问题方案的时候,我们到世界去旅行,我们来跟大家做发言,做演讲,像在座各位这样,大家都有非常好的想法,想解决我们的挑战。我们知道这些创新者,他可能就是来自印度的医生,或者是来自巴西的一个小农场的场主,或者是来自于中国的大学生。我知道这些人他们都必须合作,才能够找到解决应对挑战的这些方法。一个要解决的就是难民的教育问题,我想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两个有创新能力的人。

我们知道,技术的确是加速社会企业发展的,不仅仅使得社会企业能够更好的,更快的,更有效的提供商品和服务,而且带来更多的社会影响。我们也知道科技是社会发展的驱动力量,我想跟大家分享两个例子。难民的教育问题是非常严重的,这些难民面临很多的困难和挑战,尤其像上大学这件事情。

联合国难民高级公署预测,在所有的难民当中只有1%的人最后能够有上大学的机会,大家现在跟我一起做个小实验吧,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你必须不得不由于什么样的原因离开你的国家,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你带什么?带上你的高中毕业证书还是大学的成绩单?这里我们有一个叙利亚的难民,他20岁,他到了德国的时候想继续学习,但是他没有成绩单,而且他不会说德语,还有些法律方面的障碍,他基本上没法在德国上大学。

Kiron,是一个非常好的德国的机构,它帮助像阿南这样的年轻人,通过用MOOC的方式继续他们的教育,哈佛、耶鲁、MIT大学的MOOC课程来帮助这些难民进行学习,通过Kiron他们有一个两年的课程,可以在网上进行学习,可以在德国和其他国家,把你的这些学分转换成一个学士学位所需要的学分。阿南就在Kiron用临时身份证登记注册,上了机械工程专业的课程。他通过学习,找到自己的身份,不仅是难民,同时也是学生,为自己带来了尊严。

Kukua是2016年的项目,用新媒体的技术让儿童更好的学习。Kukua用移动游戏的应用,让这些难民营的儿童来进行听说读写的学习。我们看到在这里小孩子他们能够通过一个手机就能够进行学习,他们在难民营的时候也能通过手机进行学习,而且学习的内容也非常有乐趣,学习方式也非常有效。

所有的这些游戏里的内容都是和各个文化相关的,他们找到这些孩子的组父母,父母要确保在设计游戏的过程当中,他们本地、本国的文化能够融入到游戏当中,这样在小孩学习和玩这些游戏的过程当中,也能够了解自己本民族、本国的文化。

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要有一个更好的生态系统。我们有这些非常好的创新性的想法,这些创新性的想法需要各种各样的资源才能够得以实现,在SOLVE我们做的就是这样一个桥梁的工作,一方面我们看到有些人他们有非常好的想法,另外有些人他们有各种各样的资源,无论是政府、私人企业或者是国际组织等等,他们就把他们结合在一起找到这种方式来解决问题。这就是我们的工作。谢谢大家!

张洪生:谢谢,刚才Sara讲了两个案例,一个是德国的Kiron的机构,利用移动互联网给难民的孩子提供教育,Kukua美国的教育机构利用移动终端给非洲的没有文化家庭提供教育,所以他们通过这种方式让优秀的师资远程给这些孩子们提供力所能及的解决方案。但是我想这里的难题要用钱解决移动终端和上网的问题,这也是一个难题。其实大家看这两个案例并没有觉得什么特别新鲜的东西,因为在中国利用移动终端解决教育的问题已经非常普遍了,但是确实在移动科技下,中国的发展要远远已经在世界达到领先的地步了,移动科技的应用。

下一个环节我们有请李新,加速公益基金会的李新秘书长主持圆桌论坛。跟几位嘉宾谈谈如何通过科技促进助力社会企业的发展。

李新:这次北京加速公益基金会也搞一个圆桌论坛,有请嘉宾,广西水产科学院院长黄黎明院长、中央电视台《社区英雄》总导演吴卉女士,还有Sara,上海仲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乔克先生。

实际上今天包括我们前面讲的,我们怎么样运用科技的技术来刺激社会企业的发展,这是比较新的难题,我们今天有幸请到各位跟我们共同探讨这个问题。首先我想问一个问题,以科技为驱动力推动社会企业发展,目前面临的挑战有什么?大家可以从政策方面、市场方面进行一些分析,我们按顺序请吴卉女士先讲。

吴卉:特别不好意思,如果谈到政策或者市场的挑战,其实我是最外行的,但是我想介绍我们的节目,这些年我们作为媒体还是看到了一些案例可以提供给大家作为参考。《社区英雄》节目它的目的是支持全国各地为社区服务的公益项目,过去的五年我们和13家基金会一起一共支持了72个公益项目,在刚才上台之前,我在用铅笔纸上统计了一下,我们在过去的72个项目当中,有8个是社会型企业,这当中我一直在想,如果说想说挑战的话,我觉得首先还是需要有一个社会企业的养成平台。因为在我们拍摄的项目当中,其实我觉得是缺少一个大数据指导的。就是我这个企业我所做的事情,将怎么得到科技的助力,所以我也想说,我们这8个项目当中有1个是养老的项目,它是一个老小孩的智慧型社区。另外两个是社区的垃圾分类和闲置物品的循环,还有一个是乐咖啡,帮助聋人的乐咖啡项目,另外和今天的小牧渔项目相提并论的叫柿饼哥的电商扶贫项目,这两个项目都是农村扶贫的项目。

另外帮助退伍军人的项目,还有帮助苗绣走向市场的项目。这些项目我觉得更加需要的是通过科技的助力去找到一个空间,就是我这个项目和市场能够把准脉的空间在哪里,如果这当中能有真正的科技力量加入的话,我想他们未来的发展都会更好。当然有的项目本身就有市场,像养老的项目,像扶贫的项目。像有一些比如说帮助军人的项目,怎样去做。另外我也是想讨论的是,像社会型企业从哪个方向出发,更有生存能力。是直接从企业转向公益的方向,还是说本身就是机构再来做企业,这个都是有待于去做调研的。

乔克:我作为企业家,我的感受是什么呢?我觉得如何用科技来助力社会企业,这里有一个共享的范畴。就是所有的企业,包括像我们这样的互联网公司,其实我们有时候在科技研发能力上,或者科技支持能力上,技术支持能力上是有剩余的。所以有句话叫“凡有经济必有剩余,凡有剩余必可共享”。其实很多大的企业它的科技力量,它的研发能力,它的技术手段支持平台都是有剩余的,这些剩余能不能向社会企业免费的,或者是低收费的来开放,来支持社会企业的发展,这里有一个共享的范畴。

包括我们真正在做企业的时候也会有研发力量的剩余,比如说我的研发力量有一个潮汐的,在某一个阶段会运转起来非常的饱和,还有某一个阶段不是那么饱和,在这个时候其实可以帮助一些慈善组织,帮助一些社会企业去支持他们的这种科技和技术的力量,帮他们去打造一些平台,帮他们去做一些云端,或者是技术的服务,我觉得这个肯定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

Sara  Monteabaro:我觉得最重要的用技术来促进社会发展就是要确保我们要以人为本,所有的技术最终为了帮助人,不能为了盈利或者挣钱,所有的技术都能够为了带来更好的社会价值,我们要确保这一点。确保技术使用的核心最终是为了关注人,最终的这些用户受益人他们要能够给他们带来好处。我们可以做各种各样的研究,或者是研发,所有这些工作的核心都是要看最终是为谁服务。最终为谁服务?以人为本。

张洪生:我们的技术在针对社会企业发展的情况下,是技术更多的应该关注于个人,关注于人类的发展,而不是应该关注于利润这一块,所以技术研发的方向和目的非常重要。请黄院长来讲一下。

黄黎明:来之前你们布置了作业,我觉得有三个方面,一个政策支持的问题,因为我接触社企这一块是今年,这个概念我都还是第一次接触。所以我是想说,目前我们国内对社企的认知好像还不够,好像也还没有明确的政策或者法规的支持,更多我们国家关注是慈善的事业。

第二发展定位我们社企跟政府的定位到底应该是怎么样的。我们知道我们国家给各类组织是有分类的,政府机构、事业单位还有剩下的非盈利的组织。现在多了一类,社企。所以这个我们在社企社会发展中的定位,我觉得不能脱离我们中国的环境。我们中国有强有力的政府,我们不能抛开这一点来谈发展的问题,必须依靠政府,配合好政府,我觉得这个是我们定位要注意的。

还有实施的障碍,因为我们在水产科学研究院,几乎都是在基层一线跟农民打交道。往往我们碰到了问题都不是科技问题,实际上刚才李英讲的小牧渔稻鱼综合种养,不是哪一家单位,或者哪一个科技人员创造出来的,是我们的祖先在1700年前就已经发明了稻天综合种养了,只是我们不是特别关注。因为产量相对于池塘养殖来讲是比较低的,所以在追求数量的年代,大家都忽略了这个东西,只不过现在我们是要更多考虑环境的问题,考虑食品安全的问题,老祖宗的发明又重新捡了回来。我们在实施项目过程中,我们发现实际上碰上的都是一些障碍,都是一些现实问题,比如说人、投入。农业产业回报周期长,原来企业是不喜欢投入的。

可能近几年来的宏观调控的原因,投机被限制了,房地产成了泡沫,这两三年来发现有大的企业想介入,开始进入农业行业,还有中国农村现实的问题,农村空心化,还有我们在推进项目过程中没有劳动力,这就很难。

没有劳动力你让他插秧,南方跟北方不一样,北方用机械,插秧、收割,包括开发鱼坑,因为机械下不了梯田,这是最简单的问题。还有基层工作的一些难度,我不知道大家在北方农村怎么样,我们在南方农村做工作的时候,你先得学会跟农民打交道,比如说有客人来了老乡要招待你,当然这个我们是有规定,我们都是得把伙食费给他,但是你要跟老乡喝酒,先喝酒,把酒喝好了,大家成了朋友,他才信任你,是这样的。

还有这个地方民族语言文化,我们看了李英同志的盛装,只是其中的一个少数民族,我是壮族的,我们团队里还有瑶族、苗族。我们广西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就非常多,你在一线,比如我们在三江,三江有侗语,我们是完全不懂的,这个交流就很困难。这就是一些基本的东西,思维的障碍,人才的缺乏。比如说我们让他加入一些项目,他不乐意,他原来祖祖辈辈就是这样干的,一下子思维转不过来。所以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做思想工作,而不是我们怎么开展科技工作,还有中国农民低组织性,农民工不等于产业工人,还是农民,有农民本身的局限性。

科技发展比如说山区生态稻田渔业有一个悖论。我们分田到户跟规模化养殖是冲突的,因为田块分到人了,就不利于小块并大块,实际上是这样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怎么来协调这个关系等等。这是我们考虑的障碍问题。

李新:刚才讲社会企业在现实运作遇到的实际问题,前面我们在怎么样整合资源做一个平台,让资源能够促进社会企业的发展。我的第二个问题是跨界资源的整合,对社会企业的发展价值和意义,具体是什么。

吴卉:我今天见到《社区英雄》李英看到和小牧渔和加速基金合作,这其实是搭建一个平台,我们三方在这见面就说明搭建一个平台,助力社会企业的作用,我们已经看到小牧渔在拍摄之后,节目录制完成以后的种种变化,我今天也是想分享一个故事,从媒体的角度,或者从一个用户的角度来讲,我们能看到的一个跨界的平台对一个社会企业项目的推动。

哥本哈根有一个项目的青年,他社会企业工作多年,后来他得了抑郁症,但是他对中国的哲学很有研究,后来他用他科技知识做了一款软件,这个软件可以在手机上直接下载使用的,他本人通过软件去缓解了抑郁和焦虑,后来慢慢走出了抑郁的症状。

他就以此为出发点,做了一个团队,专门来推广这样一个软件,这个软件在苹果手机一推出来创了健康类APP推广量的第一名,一个星期达到10万的下载量。在他APP出来之后我们也都在用,就整合了很多资源。我们在国内邀请心理学的专家、媒体,也包括实际的用户,甚至包括医生都在为这样一件事情我们不断的在帮他去沟通,去出主意。一年以后,在今年他又出了第二款产品,这样的东西对它的促进是能达到,在前一段时间苹果的新产品发布会上,他就受邀成为健康类APP其中的一个,我觉得这样变化和影响力在逐渐的加大。

最近他最新的变化还是他将把他的团队所做的事情结合我们在这个空间里结合各方面的资源,之后他会专门推出对抑郁症和焦虑症有帮助的手机软件帮助大家。我们能看到这样企业逐渐也找到他的优势在哪里,我们也相信他未来的黏度会越来越大。

我说这个故事的目的是想说,一个跨界的平台,能够对这样的社会企业帮助是超出我们想象的。跨界的平台媒体算一个,今天的论坛也算一个,将来是不是有更多的方法让大家针对一个案例,比如我觉得在座的两位刚才分享的项目,能够针对这样的一个项目去让大家聚合在一起,把各自的资源加进来,让他走的越来越好。这是我的一个建议。

乔克:其实刚才讲到了跨界的平台,比如说媒体,比如说像我们这样的论坛,其实我这边作为企业家来讲,我们还需要这样投资的平台,就是投资机构能够更多的对社会企业进行投资。因为现在我们中国人从物质匮乏的时代到现在物质充盈的时代,大家逐渐的开始有了各种各样的慈善行为,慈善企业的捐献等等。但其实我个人是这样认为,我觉得可能我们去捐献,不如去扶持一个社会企业,社会企业能够持续的去造福社会。有时候捐献只能是解决一时的问题。所以说其实目前中国的投资机构对于社会企业的关注度肯定还是不够的,如果能有这样一个平台,一方面让投资机构能够更多的去关注社会企业,另外一方面把社会企业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投资和产业相结合的平台,我觉得会对中国社会企业的发展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Sara  Monteabaro:我们做的就是一个网络的开放创新平台,把不同领域的人拉来进行探讨,进行工作坊,来看看怎么进行工作创新。比如我刚才说的提了一个提案,麻省教授就能给他建议,他们后续能够接受其他的资源。但是我们也和出资方进行合作,来帮他们找种子投资,我们和工商界的人士联系,让他们为创新者提供资源。这样有一个现金的奖项,还有其他的资源给他们。不管是技术还是指导,还是办公室,还是人才。所以跨界的领导者可以带来资金,可以带来投资,可以带来指导。这样在我们的开放平台上,他们能够帮助我们建设团队,来实施解决方案。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一定要有一个多元化的合作关系,而不光是投资者给你钱,是让创新者和指导者进行配对,或许要有一个孵化器,不光是资金,当然资金非常重要。我们需要长期可持续的合作伙伴关系,没有模式有资金也是白搭。

李新:作为公共开放平台希望整合更多的资源,在平台上能够聚合起来。实际上除了我们说资金的这些资源,包括技术资源、人力资源、智力,在各方面资源的整合下,能够促进社会企业的共同发展,他们做的平台就是跨界资源有这个大的功能和作用。针对农业产业发展来讲,我始终在这个行业。我觉得跨界资源整合等于三产联动,说的最简单就是它就是一个功能互补和共赢的问题。

我想可能大家都在抱怨,我们农产品价格为什么消费者买到手都是那么贵,但是我们实际上也发现农民的收入在出售农产品的时候价格又是低的,钱去哪了,或者钱被谁挣了,就在流通环节挣了。我觉得跨界和农业发展解决现在的冲突,就必须要利用互联网+跟现代精致农业或者订单式农业结合发展才行,本来我准备三个,一个猪肉价格控制,还有台湾农业发展模式。我只讲一个,举一个例子,湖北黔江小龙虾的发展案例,小龙虾大家很熟悉,湖北黔江是县级市,小龙虾总产值达到180个亿人民币,这么一个小东西作为我们水产人来讲,小龙虾并不是一个好的品种,但是为什么中国卖的那么好,实际上它最大的价值在哪呢?并不是在餐饮上,因为它出肉率非常低,所以我们搞水产的不喜欢小龙虾,但是它大量的虾壳里面含有丰富的甲壳素。我举两个甲壳素的产品,一个可以做手术的缝合线是免拆的,不用拆线的,身体可以吸收的。另外可以做氨基葡萄糖酸盐,关节炎可以吃的一种保健品。这个在国内、国际市场卖的很贵,所以它最大的价值就在于说跟工业结合起来了,因为光靠农业初级产品真是挣不到。社企加现代农业特别是养殖业结合以后,就可以实现我们农业可持续发展。民以食为天,餐饮行业永远是挣钱的行业。

李新:社会企业,冠名叫社会企业,不只是企业的意思,当然跟社会各方面相关的,整合社会各个方面的资源和力量来发展,来促进整个公益事业的发展,所以我们叫社会企业。

最后想请几位嘉宾用一句话来描述,那在本机构实现科技助力社会企业发展道路上,有什么计划或者说是期待?

吴卉:其实从我们节目而言,我们很关注的一个是科技支持公益,另外一个就是设计支持公益,我觉得未来会做更多的事。从媒体的角度来讲,我们就是希望能做好我们的平台,有更精细化的服务,希望见到更多小牧渔和加速基金会的故事在这。

乔克:我们希望利用区块链技术和人工智能把我们的平台打造的越来越智能化。

Sara  Monteabaro:我们麻省理工就是要利用技术来支持社会公益,我们有这种整合的能力,我们能利用科技来助力公益,我觉得我们肯定也会用人工智能。

李新:大学里面有丰富的智力资源,把这些丰富的智力资源运用推进社会企业发展之中去。

黄黎明:我们希望通过持续开展科技创新和小牧渔侗乡暖心行动把社会企业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

李新:这次圆桌论坛我们就顺利结束。谢谢嘉宾。

张洪生:我代表在座的各位问吴卉老师一个问题,小牧渔项目在跨界平台上产生的,而且被我们基金会第一次和第二阶段的支持,怎么加入到《社区英雄》?怎么选项目?我们平台今天就搭起来。另外问一下小牧渔的项目,对于我们基金会还有什么样的要求?让我们能做的更好。

吴卉:有一个最简单的方式,我们寻找公益项目,主要看是不是当地社区急需的,要看受益人的情况,三个标准,一个当地政府支持,第二是当地急需,第三是发起人坚定要把这件事情做下去。有一个最简便的报名方式,大家刚才都扫码加入群了,我也在那个群里,大家找我就行了。谢谢!

黄黎明:回答李总的提问,我们小牧渔现在最急需的第一个是人才,特别是成立企业以后,因为我跟李英还有我们这帮小伙伴全部是公职人员,全是兼职的。而且三江太远,现在高速公路通了以后从南宁出发到村里还要五个半小时,很远。所以我们又不能常驻,人员的问题是一个很现实的一个困难。另外我们还是希望加速看有没有可能在什么平台,把我们项目和产品多推荐一下,宣传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