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由长江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社会创新与品牌研究中心主任、EMBA项目 & EE项目学术主任朱睿带来的主旨演讲:社会创新与商业向善。
商业向善的定义
在这里我也想花一些时间和大家分享什么叫商业向善。商业向善的定义我把它梳理为:企业家发掘、发现其商业活动中的公益价值,将其梳理清楚,呈现出来;在企业战略中加以确认,在业务发展以及资源配置中,创造和体现出这些公益价值;让企业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这个概念比较长,但我觉得有必要和大家分享我为什么用这么长的句子概括以及(上图)标红某些位置。
这里我想表达几个核心的理念,我们所倡导的商业向善不是简单的传统意义上企业做公益,例如捐钱或希望小学这样的项目。这样的项目当然好,但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具有连续性,不占用企业家最核心的智慧。我所希望倡导的商业向善更多的是让每位企业家学员挖掘他自己核心业务中的公益价值。如果是一家制造业企业,应该去思考如何通过提高自身设备或者技术革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如果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核心业务涉及大量人员,那么如何搭建一个公平合理晋升的平台,让员工在企业中得到成长,实现价值;如果是一个互联网平台,如何体现对个人数据隐私的保护以及提供更物美价廉的服务。
这是我所倡导的商业向善,聚焦核心业务中的公益价值,并且梳理出来之后呈现在战略、业务发展以及资源配置中。如果能做到这三点,企业将可以更好更持续的发展,同时可以成为社会进步的力量。
如何实现商业向善
在研究商业向善过程中有了定义,我也希望通过我的研究,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考的路径,就是我如何去做才能实现所谓的商业向善。2019年我出过一本书,叫《未来好企业》。在这本书中通过对8个行业20多家企业案例的研究,我提出了一个商业向善三部曲的理论框架,希望企业可以借鉴三部曲的理论框架,去思考如何去践行推动企业的向善发展。
1. 共益价值观
这里倡导的第一步是有一个共益价值观。共益的价值观指的是不仅考虑自己的利益,而且一定要考虑他人的利益,利他的精神在这里非常重要。如果没有真正的利他的精神,很难做到商业向善和可持续性的发展。历史上不同国家的百年企业,真正值得尊敬的企业,他的愿景使命一定是高于个人,高于企业本身的一个共赢价值观。这是我所提出的三部曲的第一步。
2. 企业基因与社会痛点相结合
在这样价值观的基础上,第二步是每个企业需要寻找它自身的基因,最核心的业务与社会痛点的结合之处,在这个结合点去发挥创造力,产生更大的价值。每个企业所能做的商业向善的维度和方式应该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个企业的基因不一样。
我给大家提供的一个思路,目前全球范围内比较流行的一个词叫ESG。ESG是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分别代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
作为企业,可以去考虑核心业务在环境方面跟哪些维度紧密相连,比如节能减排,比如保护当地生态物种的多样性,比如有效的去管理废弃物等等,如果有相关之处,则在这找到结合点去发力。
另外一个维度思考的是跟社会相关的,也就是跟各个利益相关方相关的社会痛点,比如如何去保护客户的个人隐私,如何为客户提供更健康、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如何为你的员工提供更好的就业平台,增加员工关爱的计划和项目,供应商也是同样跟人相关的利益相关方,如何在选择供应商的时候,把供应商的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和实践作为你选择标准之一。
最后一个维度是治理,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如何能够做到更合法合规,避免欺诈腐败等现象。这是可以给大家提供的一个思考的框架,去寻找我的核心业务有哪些,这个社会痛点可以结合起来,可以去发力。
3. 全方位的制度保障
第三步,即使你有共益的价值观,你找到这样好的结合点,如果没有全方位的制度保障,这样的事情依然很难实现。所以我会提出一个企业想要真正的持续做可持续性的发展,商业向善的事情,需要有全方位的制度保障,这个制度保障需要做到能够激励相容,让各方都能够在这个制度中看到好处,看到利益,这样使得各方都愿意按照你设计的方式方向去做。
让我很兴奋与欣慰的是,2021年在长江商学院EMBA项目中,我们开设了另外一门必修课,每位同学在完成社会创新与商业向善这门理论课的前提下,继续学习为期一年的社会创新与商业向善的实践课程。这意味着每一位企业家学员需要用一年的时间,真正在企业中去践行一个商业向善的项目。他们需要提交开题报告,中期报告和结课报告。为了给同学的项目有效的帮助与鼓励,我们还搭建了一个非常强大的导师团队。
在一系列的同学项目中,我们也鼓励大家在践行企业内部商业向善的同时,去联动政府和公益组织解决系统的社会问题,也就是涉及到社会创新的领域。在实践的过程中,长江商学院EMBA的学生数量每年两期近800人,若课程可以持续开设至少10年,就可以影响8000~1万名企业家,8000~1万个企业。这个数量是相当可观的,我们希望通过商学院的创新为企业的社会创新与商业向善做出更大的贡献,能够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